外電﹕中共測試國際水溫

標籤:

【大紀元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鮑林( Philip Bowring) 17日撰文指出,中共正在從各個方面測試其國際影響力,企圖為其專制獨裁政治體系尋找一個國際化的平衡點。

本週,葉卡特琳堡(Yekaterinburg)的烏拉爾市主辦了金磚四國(BRIC)——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的第一次正式會議。可以看見的是:中共展現合作姿態,但卻又對金磚四國會議沒有抱太多期待。

也將在葉卡特琳堡召開的會議是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的年會。這個組織有中共、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以及作為觀察員的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為了對抗美國和伊斯蘭激進派而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被視為中俄合作的範本。

然而在實務上,上海合作組織會員國之間的關聯性可能在減低。美國在中亞地區比較不硬幹;中俄對該區影響力的競逐卻前所未有的明顯。

對美國和中共而言,比這些會議更為重要的是南中國海發生的小衝突。今年3月,美國抱怨在屬於中國經濟海域的公海上受到沒有武裝的海軍軍艦的騷擾。美國聲稱有通行權;中共主張美國船隻幹涉其經濟權力。

上星期的另一起衝突是,中共潛水艇在菲律賓領海外的蘇比克灣海軍基地附近撞擊了美國軍艦的聲納設備。美國選擇淡化這起事件為意外碰撞,不過再次引起中共要使南中國海成為中國一個湖泊的長期目的。

這起事件在菲律賓引起的各類反應,呈現出比鄰中共的小國面臨如何回應中共的強權和其行使主權能力的困境。一些菲律賓人呼籲強化自己的國防能力並與美日聯盟。

在經濟面上,中共國營的中鋁收購澳洲力拓(Rio Tinto)的交易失敗,使得中共必須面對其購買力和現金在國際市場受到限制的嚴酷現實。

美聯社15日報導,美中船隻碰撞事件被稱為意外,不過許多因素回應了先前的爭論——各界對中共海軍越來越具攻擊性日感憂心。

由於並非每一起事件都獲得報導,分析家認為,證據顯示隨著北京擴張其海軍能力,並且反對美國海軍在具爭議性的海域活動,這些衝突越來越常發生。雖然這起事件發生在菲律賓蘇比克灣西北的國際海域,中共卻強烈反對美國海軍在該區的一切活動和情報蒐集行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狂買庫存 商品榮景虛胖
中共海軍副司令遭外媒圍攻陷窘境
國際記聯批中共收緊網控
趙靜芝:現在輪到西方社會死心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