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隨筆

在半空中看你:一方清涼話蓮蓬

【大紀元6月27日訊】在盛夏炎炎的催促之下,片片荷葉慢慢地舒展開了心懷,搖曳著沁人心脾的清香,在天地間蕩漾著一方方清涼;錯落而茂密的荷葉,在光的作用下,勾勒出質感的別緻影調,綠得深淺有緻,莖路清晰而通透,色調又不失其沉著厚重;一畝荷塘十里海,在微風習習的舞動下,微瀾浪起而綠波翻滾,豐富了海的概念而別樣蔥綠。

在郁綠深深的簇擁下,蓮花悄無聲息地開始了綻放,也開始了對人間的開示之旅:蓮花的色調特別清純,紅的,紅得鮮明,白的,白得清透,純淨得了無點塵,雖說只是星星點點卻給人清純無邊的感受,真可謂,「更有一般人不見,白蓮花向半天開」;似紅線勾勒,似朱紅點染,紅白相間的邊緣輪廓,線面交融,畫面雋永,疑似天工之手?淺淺的漸清漸白地淡出,紅得不豔,豔得不俗,不就是傳說中的紅蓮道品?半開半合的柔美與張力的交輝相擁,似一盞盞心燈在叢中燃放,浸漫出一片鮮活與紅潤,妙美極了!即便去掉了張力,休著慵懶的花瓣也無不透出率真爛漫,多好的氣韻!心生竊喜而敬畏!

蓮花的聖潔,影響或帶動了荷葉的不染不著而不受浸漬,漫溢出來的氣息是那樣的清涼清爽,也許正是荷葉本身所具有百毒不入的性根為呼應,才有聖潔蓮花的亮麗。荷葉與荷花之間,看不出誰是誰的母體,相互襯映詮釋著系統的完美,不是嗎?水濺荷葉已經不是水了,而是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在玉綠盤中上下翻飛滾動,可以成線也可以成串。即便有污水潑向荷葉,荷葉也會叫它改變原來而成為有色有彩的珍珠,荷葉的寬宏與磁化能力是這麼神奇,大自然是這麼巧的隱約提示,可是人間卻執著愚蠢而不醒不改。

蓮花裝束,遠看近看,沒有妖媚之態,沒有媚俗的誘人芬香,其氣象,光明清潤而不輕薄,不喚不起貪婪和卑劣之心,觸動地是「見賢思齊」的崇高心念。當朝露還在滴滴晶亮時,蓮花就慢慢地開啟了一天的精神之旅,隨著太陽而步入燦爛,白天精神如此飽滿與豐沛,得益於晚上的閉目塞聽的休息方式,藉此開示著自己的養生技巧。

閒坐荷塘邊,說著閒話,閒說著眼面前的景象:蓮花,開示的是精神也美在精神,一種乾淨與明白的人性啟迪,乾淨給我們神怡,明白使我們恬靜。

文化,為什麼要對蓮花進行提調?說千道萬,是人間品質的剝離與分層需要,世間萬花筒中,有多醜陋的行為就有多聖潔的靈魂,如同有多窮的就有多富的,有多糊塗的就有多明白的一樣,有了彼此的不等於,才有人間的各就各位和多維絢麗,才有人間事理和事理邏輯的依據,這是文化與文化人的社會功能,否則,人間便混沌一片而良莠不分。

污泥,是蚊蟲蒼蠅的沃土,蓮花卻要跟污泥聯繫在一起,真是可說不可說!在污泥濁水之中,不知藏匿了多少罪孽與奸險,世上最為聖潔的珍品卻出生和生長在世上最卑微最糟糕最醜陋的環境中,其中的個中味,可想而不敢想,「少有人知菩薩行,世間只是重高僧」,誰知?誰能知?世間的禪機處:一個極點會孕育出另一個極點!

只是沒有細細想到,沒有深入探究,天地間的聖潔竟在污泥濁水中泡大,天,為之而動容,想哭!好大的六月雪!蓮花攬盡了天下所有冤,一時間覺得世間上的所有冤而不冤了,再大冤大不過蓮花冤!奇怪的是,看著款款雍容的蓮花笑貌,不見絲毫的委曲狀與冤屈影,好像對污泥濁水還有謝意似的,這是人性所不及的地方,從蓮花身上看到了偉大的佛性一角。

人生幾十年,在污泥中滾爬一輩子,不是沾染污垢就是成為了污泥,誰也想不到其中的孕育。在人們的想像或經驗中,蓮花只是文學語言,只是宗教的寄喻方式,與生活無關,與現實無關,人們只是愛蓮而不懂蓮。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現實?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只是現實中的大眾生活,超凡脫俗的驕傲生活,不也是一種別樣的現實生活,如同盛夏蓮花。

誰都可能這樣說,從未見識過世間中的蓮花精神,看到的只是池塘裡面那實實在在的蓮花,無法想像蓮花與人有多少關聯?對蓮花的認識,除了千人一詞、萬人同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廉而不妖」之外,再沒有另外可說了,現在文化與文化人的認知就是如此可憐!不知是出於什麼邪門,凡是古人名人說了的,錯的不敢去糾正,對的不敢去突破,何從進步?

多少人不知道不相信天地人事之間的巧妙對應,無知而不知的在混沌中糊里糊塗。文化的母體是天地自然,對人間有許多開示,就待文化的發現,這是人與自然的互動。互動在古時很活躍,所以說,古代文學很經典,現在這一互動逐漸消歇了,好像商業社會不得不遠離或告別自然。

世俗似污泥,是人們常常輕蔑和謾罵世俗的理由,生存又離不開世俗,生活就是世俗,便是人們投懷送抱的鏗鏘理由。常言道:清水無魚,清廉不富,人生有所作為的只能選擇污泥濁水式的生活, 因為「富魚」是人間的最高選項。

為什麼有人敢於對惡俗生活進行大膽超越,是因為浸泡其中,心情不愉悅,反之不願意超越,在於樂在其中。有的人想超越,但承受不了超越所包裹著的巨大代價。世間中的聖潔,並不是為了聖潔而聖潔,醜陋也並不是為了醜陋而醜陋,而是出於一個簡單的理由,就是內心中的精神訴求。有所不同的只是訴求的內容與式樣的不同,有的追求的是扭曲或陰暗,有的追求的是陽光與舒暢,正是這些不同的訴求與追求,構成了千年不散的美與醜的同行,善與惡的同在。

多少人之所以要詆譭聖潔,認為人間根本就沒有什麼聖潔,因為不願看到自己的猥瑣心念有所比對,不願看到自己的猥褻被太陽所照射,恨不得天下人都與他一樣惡俗。

蓮花精神在於悄悄行,踐行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守住自己靈魂深處的那份乾淨與清靜,如同白蓮!對於不乾不淨的惡俗的猥瑣的人與事,同行同處而不同心,似同紅蓮!真正的清白和廉潔,在於身在污泥而心不染,懂得奸險而不用,才是真正的大行者!

大千生命的形形色色,在於不同的「根」,不同的「靈」,不同的「慧」,而不同的「種」,則需要不同的土壤和氣候,都在順從「根」的呼喚,成就「根」的需要,生命的本真和歸心就在這裡。

──轉自《網路文摘》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