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博覽

漫談「中和」(上)

現代醫學越來越認識到人體攝入過多的鹽分和糖分都對健康不利,其實中國古老的中醫學早就認識到甜酸苦辣鹹這五味中任何一種味道攝入過量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中醫學發源於道家的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健康取決於人體中的陰陽與五行是否達到平衡,所有的疾病都是陰陽與五行失衡所造成的。而嗜好五味中的某幾種味道,長此以往就會造成人體中的某些物質攝取過量,破壞五行之間的平衡,從而導致疾病。

和西醫不同,中醫很早就認識到人的身心是一體的。中醫有「七情」之說,即以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七情。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指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靈樞》又云:「喜樂不節則傷藏,藏傷則病起於陰」。在中醫看來,沒有一顆健康的心,就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中國傳統的儒家經典《中庸》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對此,宋代大儒朱熹註釋道:「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之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大家知道化學裡有「中和」一說,就是從這裡來的。PH值為7時正好是中性,越往上鹼性越強,越往下酸性越強。所謂的「中和」,就是讓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對沖」,從而達到中性,也就是既不呈酸性,又不呈鹼性。

《中庸》所講的也是這個道理,精神的喜怒哀樂就相當於物質的酸甜苦辣,相當於化學中的酸性和鹼性。當人的內心淡泊寧靜,沒有喜怒哀樂的時候,就相當於沒有酸甜苦辣的平淡,也相當於沒有酸性或鹼性的中性。這就叫做「中」。

而當人的內心呈現出喜怒哀樂,卻又加以節制的時候,就相當於產生了淡淡的酸甜苦辣的味道,或相當於呈現出弱酸性或弱鹼性。這就叫做「和」。

那麼儒家為什麼要提倡中和呢?《中庸》是這麼說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對此朱熹註釋道:「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體也。達道者,循性之謂,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先解釋一下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體」和「用」這兩個概念。以水為例,水本身是「體」,我們用水來澆灌莊稼,那就是「用」。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體」是第一性的,而「用」是第二性的,是根據「體」所具備的某種特性來加以運用,從而達到特定的目地。還是那個水的例子,之所以用水來澆灌莊稼,是因為生命起源於水,水具有潤澤萬物、維繫生命之功效。(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