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碟片廠Q2淡季不淡 逐季成長趨勢成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1日電)經過幾年淘汰賽及整併後,台灣光碟片供需已回到較健康的態勢,今年以來不少廠商營收都呈逐月攀升表現,第二季更呈現淡季不淡局面,業者認為產業逐步成長趨勢成型。

繼精碟、遠茂等碟片廠相繼進入重整、慢慢淡出市場後,巨擘日前也爆發權利金糾紛,對方祭出假扣押,衝擊公司接單;光碟片產業近年來因整併、加上不少供給商紛紛淡出,市場供需秩序終於有較健康的發展。

從二大空白碟片廠營收觀察,錸德逐月穩健成長,6月營收新台幣12.3億元創下今年新高,相較去年成長率達17.76%,累計上半年營收66.22億元,年增8.84%;今年以來錸德營收月增率及年增率都一路維持正成長。

中環今年來雖然沒有逐月成長,但整體上半年營收仍達95.19億元,年成長18.59%,其中6月營收16.51 億元,年增率達28.36%,表現亮眼。

中環及錸德第二季營收季增率均呈現正成長,錸德季增20.77%,領先中環的2.89%。錸德是最先喊出產能滿載的廠商,主要來自同業轉單效應挹注。

錸德指出,目前包括CD-R、DVD及藍光光碟(Blu-ray disc)等產能全部都滿載,其中CD-R及DVD雖然毛利已逐步轉佳,但還是不賺錢;藍光光碟片獲利狀況不錯,未來公司將持續調整產品組合,將大部份機台轉換到藍光生產線。

法人表示,去年底部分廠商的產能停線,以致客戶及通路商庫存降底,在景氣逐漸復甦下,光碟片產能已感受到客戶急補庫存需求。

另外,精碟、遠茂、巨擘等中型廠聲請營運重整,這些碟片廠產能只剩下原來的1/3,客戶在代工財務面考量下,訂單紛紛轉向財務面較無疑慮的公司;除中環、錸德等一線廠外,國碩等二線廠產能早在第一季就出現滿載。

業者表示,中環、錸德、國碩等CD-R的產能,至第二季底已全數滿載,DVD部分產能也接近滿載。第三季是傳產旺季,預計光碟片廠產能滿載情形將持續,後續逐季走揚的趨勢已成型。

在DVD、CD-R本業站穩腳步後,光碟廠接下來真正的決戰點在藍光光碟片市場。金融風暴發生後,有能力大舉跨入藍光市場的競爭者已不多,誰能將藍光比重快速拉高,才有機會重嚐「獲利」的滋味。

碟片廠在載浮載沈10年後,本業轉趨平穩,業外轉投資及接下來的藍光商機將成為廠商跳脫窘境的機會。此時,也正是驗證碟片廠能否走出各自一條路的最佳時機。

誰能是那個幸運兒?似乎還需要多一點時間觀察,不過,國碩已先嶄露頭角,第一季財報率先大廠呈獲利局面,且除了本業外,業外轉投資的碩禾,的確已是100%的金雞母,並成為國碩最主要的獲利來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