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墾丁海膽保護區保育有成 海膽數量回升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6日電)在台灣海域幾乎已被抓光的馬糞海膽,經墾丁國家公園後壁湖潟湖「海膽保護區」保育有成,負責監測海膽數量的學者趙世民形容目前保護區馬糞海膽的數量是「多得有點不像話」。

負責保護區海膽數量監測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組主任趙世民說,目前保護區內馬糞海膽 (又稱白棘三列海膽)數量每平方公尺密度最高紀錄是8到13隻,已經可以稍稍媲美20年前的景像。

趙世民說,25年前每平方公尺的馬糞海膽密度最高記錄是17隻,表示現在還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

墾管處表示,馬糞海膽以藻類為食,在海底到處搜括海藻,平均每隻海膽每天可以吃掉約體重1/10的藻類,對藻類有很大的調節作用。

同時,墾管處說,藻類會和珊瑚競爭棲地,過多的藻類覆蓋在礁石上,珊瑚的小寶寶就沒有空曠的岩石附著,珊瑚礁就會慢慢衰敗消失,有了海膽適度的調節藻類的數量,珊瑚礁區的生命才會豐富,所以說馬糞海膽是珊瑚礁區的關鍵物種。

不過,這20年來,因為國人及日本人太喜歡吃海膽的生殖腺,幾乎抓光了台灣海域的馬糞海膽,包括墾丁、東北角、澎湖和小硫球海域的馬糞海膽數量急遽減少,影響珊瑚礁的正常成長。

墾管處在民國92年3月在後壁湖潟湖成立「海膽保護區」後,又在94年3月成立「海洋資源示範保護區」,經過多年的嚴格取締,去年和今年示範保護區的海膽數量穩定成長。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長馬協群表示,去年3月監測的數量是每100平方公尺平均3隻馬糞海膽,密度最高的地區每100平方公尺46隻,每年5月是馬糞海膽的繁殖期,6、7月小海膽大量出現,最近監測人員下海觀察,馬糞海膽數量又再增加,並向非保護區擴散。

馬協群說,目前,光是後壁湖保護示範區的潟湖內就可發現10多種海膽,而且數量都很穩定,其他魚貝類種類和數量也是欣欣向榮,只要不濫捕,整個國家公園海域的海膽很快就能恢復以往生機。

墾管處表示,有了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區的成果及示範作用,墾管處持續積極推動其它保護區的成立,南灣已成立了「眺石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