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南台灣瘋日食 部落老人觀奇景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22日電)南台灣300多名民眾今天上山齊聚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觀日食,多位過去躲日食的原住民部落老人,首次看清楚日食樣貌。

成功大學太空天文與電漿研究所助理教授陳炳志帶領民眾以望遠鏡和太陽濾鏡觀測本世紀時間最長的日食,他說,這是一場文化結合科學的活動,也是南台灣唯一一場公開性、且是偏遠地區的觀日食活動,非常難得。

不少屏東市區民眾帶著小孩從平地上山到原住民文化園區,瑪家村和三地門村的排灣族老老少少,還有原住民小學的師生也趕在上午8時以前到文化園區,觀察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

陳炳志帶領民眾觀測並為大家解說,小朋友紛紛以望遠鏡及太陽濾鏡觀測日食。73歲的潘忠永和老伴穿著原住民傳統服裝,拿著園區發的太陽濾鏡,首次看清楚日食樣貌。

潘忠永說,在排灣族裡日食沒有特別的名詞,他們說「太陽被吃掉了」,在族裡,對日食也沒有不祥的說法。

擔任司儀的原住民文化園區藝術總監包勝雄是魯凱族,他說,魯凱族也沒有特別的日食名詞,也是說「太陽被吃掉了」。他回憶,小時候在部落裡,只要發現日食現象,就會爭相走告,族人都是躲在屋裡不出門,直到日食結束。

包勝雄說,魯凱族認為日食會影響農作物生長,所以不祥,大家都待在屋裡不出門,直到日食結束後,部落會有人在最高點向大家宣告日食結束,可以出門了。

魯凱族和排灣族都沒有特別為日食舉行驅邪儀式,不過,原住民文化園區今天在「食甚」時,特地安排泰雅族的射日驅邪儀式,在日食結束時,並鳴禮炮「向部落宣告」。

陳炳志帶領成大的學生指導小朋友和民眾以望遠鏡觀日食,並教導民眾如何以挖洞的紙板看日食呈現在地上的影像,他說,這是「針孔呈像」。

身兼中華民國天文學會理事的陳炳志表示,這次在偏遠地區舉辦觀日食活動,希望讓偏遠地區的小朋友和民眾都能接近科學,由於正值暑假,特別與文化園區合辦,促成這場科學與文化結合的觀日食活動。

屏東縣今天除了原住民文化園區外,在屏東教育大學校園也有觀日食活動,但以文化園區的觀日食活動規模最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