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索

通往天人合一之路(2)

意識與表象世界的關係

人從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他就與這個客觀物質世界接觸了。因為這個物質世界是我們人類賴於生存的基礎,我們人類的意識,也離不開這個物質世界。因此,哲學家就用理性考問起這兩者的存有問題:是先有物質還是先有意識?這兩者是意識決定物質呢?還是物質決定意識呢?這就是哲學界唯物和唯心的爭論。

兩者的觀點南轅北轍,但說到底還是如何處理人的價值問題:人如何在這個世界生存?人生存的基本法則--所謂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關係到人對生存的價值判斷。

關於意識和物質的關係,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最講「物質的第一性」。他們認為先有物質後有意識。在這裡,我們以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為例,對意識和物質的關係作進一步的探討,看看這兩者的關係如何?

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然後意識再來反作用於物質。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唯物主義者說,早在意識出現的幾萬億年前,物質早就存在了。而人的意識,也是依賴物質而存在。沒有物質,人類根本不可能存在,我們可以想想,沒有地球,人類如何立足而生?而人用於思維的頭腦——產生意識的工具,也是由物質構成的,人一死亡,思想也隨著消逝。他們還舉出例證,物質是一切存在,沒有物質,意識就無從反映。故說物質決定意識。

以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物質決定論是無可挑剔的。但是我們將人——這個特殊的人的意識引進物質世界的時候,將物質與意識放進辯證法的時候,物質決定論就動搖了。

唯物主義者說,沒有物質,意識就無從反映,而倒過來說,若沒有意識,物質也無從被顯現。兩者是處在一個矛盾之中的,即對立統一的狀態,沒有你也沒有我,反之亦然。為甚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這是因為人的意識特殊性所決定的。

到目前為止,意識(指人的理性)只有人所特有,世界上再沒有發現其他東西所具有人這樣的理性——這是世界上就人所唯有獨一無二的(除上帝外)。當我們將它與物質進行辯證的時候,這兩者就處在一個對立統一的狀態之中:它們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它構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誰都脫不了身,物質包含著意識成份,意識也滲透著物質的因素。這就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

如果假設說意識除人持有外,還有其他多種意識,那這個辯證就不同了,有可能是物質決定意識,也有可能是意識決定物質。但是,意識就我們人所特有,說穿了意識就我的,是我構成整個世界,我不思,世界就消失了。我之意識與物質形成一對一的辯證過程之中,就只能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誰也離不開誰,誰也決定不了誰。

在認識論上,兩者是辯證的,是對立統一的。所謂的辯證,就是兩者是互相聯繫、互相依賴、互相併存的關係,它既對立又統一。無我思,世界無從顯現,無物質,我則無對象所思。以此來看,就沒有誰決定誰的問題,兩者是平衡的關係。

我們從康德的「物自體不可知論」可以看出,物質決定論是荒謬的。康德說我們人認識的是「表」(現象),至於表象背後的「物自體」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唯物主義辯證法也承認物質的無限可分。既然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就無法追究到物質最後的基質是什麼。這就是說,物質到底是什麼?我們還沒有絕對的掌握,連它的本質是甚麼我們都無法決定,我們又怎麼能妄下決論說是物質決定意識呢?

後世的哲學家,不少人批評康德這個「物自體」,說康德是個不可知論者,但你想想:這個「無限」的涵義,你的意識如何抵達它的彼岸?有人說,意識是無限的,他可以認識世界。如毛澤東在他的《認識論》也說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直至無窮。這個「無窮」可說是無限的。

學者李澤厚先生在他的《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一書中,也認為絕對真理是可以認識的(見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第7章,第3節之三《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三民書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民國85年9月初版。275——279頁)。並說人類的實踐歷史已可證明。

我們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確實有很多東西被人類認識了,好像我們的認識不斷地向絕對真理靠攏。但是我們放開思維想一想,這個物質「無限可分」和宇宙的無限性,我們如何窮盡它呢?我們無法找到那絕對的彼岸。好,我們就承認意識也是無限的,這樣我們就得出如下公式:

物質無限--意識無限=0,宇宙無限--意識無限=0。

兩個無限相減,還是不可知。彼此都不可能抵達對方的彼岸。李澤厚們只看到世界不斷被認識,但沒有想想這個「無限」的含義。除非我們說物質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空間是有限的,整個宇宙是有限的。否則我們設置的「可知論」就是一句廢話、空話。康德的二元認識論是恰當的,他設置的「物自體不可知」是很聰明的,認識必然是兩元的,不可能是一元的。

我們認識的是現象,世界的表象,而不是「物自體」。這也是因為時空的關係,人在時間、空間的形式下認識事物,不可能產生絕對,時間是沒有始終的,空間是無限擴延的,我們不可能在認識因果律上窮盡物質的始起與終結。物質最後的因數是什麼?理性無法理解現象背後那個物自體是什麼。這決定人的認識無法找到絕對。所謂的物質決定論是說不通的。

唯物主義將存在同等於物質,認為物質是唯一的存在。列寧對此特別認可,他將唯物主義物質的定義為「客觀實在」。他說:「一些自然科學家說物質正在消失。說物質可以歸結為電。那些唯心主義者也跟著起鬨,說物質消失了。

無論他們怎樣攻擊唯物主義,他們的陰謀是不會得逞的。因為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觀實在,它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外。哲學唯物主義是同承認這個特性分不開的。」(參看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文,此語轉引自《唯物辯證法大綱》,李達主編,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8月第1版,174頁)這樣,他就把一切的存在都包裝進物質中去,但我們展開思維活動時,就會有四個存在:一是物質的存在;二是時間的存在;三是空間的存在;四是我(意識)的存在。

這四個存在,是構成我們對事物進行概念、判斷、推理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從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認識過程,都必須具備這四個存在。因此我們若要在認識論上引入辯證法,就不能說物質是唯一的存在。馬列的唯物辯證法承認時空的客觀實在性,但既不承認它「有」,說它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不是內容。這種漠視時間、空間存在的辯證,常常在辯證過程中自相矛盾。他們說物質是運動的,只有在時空中運動的物質,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運動的東西了。但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唯物辯證法則承認物質是相對靜止的。

那麼,那相對運動的是什麼呢?不就是思維(意識)嗎?思維是活動的,變化的。沒有意識超越對象,將對象視為相對靜止的,那是不可能認識這個事物的。意識是運動著的,認識出來的東西當然是運動的佔主導地位而靜止的處於被動地位,這時當然是意識決定物質。

但唯物主義不承認,而且他們只承認物質是唯一的運動者,而沒有承認意識也是運動的。沒有意識的運動,怎麼會有物質的相對靜止,它是相對於什麼而說的呢?很明顯指的就是意識。唯物辯證法在這裡偷偷地把思維運動的特性抹煞了。意識,他是在時空之下的意識,而時空是運動的形式,說只有物質的運動而沒有思維的運動,從而得出人的意識是不可能的。

此外,唯物主義說物質運動有五種形態,就是說,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從形而上來說,即存在物質運動的理。物質為什麼會這樣運動而不是那樣運動呢?它顯然存在一個先天的理在那裡。這個物質背後存在著運動理的法則,這個法則雖然看不見,摸不著,無聲、無臭,但我們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這個法則是那裡來的呢?是什麼在背後推動物質是這樣運動而不是那樣運動的呢?

許多哲學家把這歸為「自動因」或說「自因」。這個「自因」說,西方一些哲學家歸結為造物主--上帝在背後推動。而唯物主義者沒有上帝,這個最後的「為什麼」是無法解決的,因為時空的無限性,根本就推論不出因果律的最後因子,叔本華早就指出這點(見叔本華《充足根據律四種根》,《叔本華文集﹒悲觀論集卷》,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第1版,393——410頁),他以此攻擊黑格爾的「絕對」說。可見這個「自因」說也是廢話。如果我們打破沙鍋問到底:物質是從那裡來的?你答說是自動形成的。這還是不通,還是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列寧說「物質是客觀實在」,如依康德所說,我們認識的都是現象,那個理性無法直觀的「物自體」得不到絕底的解決,那麼這個「實在」在那裡?我們所得到的這個「客觀」,也只是表象而已。如果我們無法追根究底物質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所謂的「物質決定論」就有問題了。就連說它只有「五種運動的形態」也讓人可疑了:我們還沒有徹底弄清楚物質什麼,怎麼能下結論說物質運動就這五種形態呢?說來說去,這個結論是意識的,是我們人給它下的結論——一個意識的結論。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當初創造唯物辯證法,他就把大前提搞錯了。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吃透辯證法的內核——矛盾論。他將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和黑格爾的精神辯證法揉搓在一起,以為可以創造一門新的哲學,美其名曰《唯物辯證法》,這是馬克思們的最大錯置。辯證法的核心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它必須要有對立面才能辯證,而且不僅是「對立」,還要有「統一」。

就是說,當你將物質與意識進行辯證時,它們就形成了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沒有你,就沒有我,沒有我,也就沒有你;它們處在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之中。就像中國古老的《易經》所說的「陰陽」,沒有陰,就沒有陽;反之亦然,因為它們都處在一個統一體中。馬克思、恩格斯們在建構其「唯物辯證法」時,可能沒有想到:你若要「唯物」,就不可能用意識去作「辯證」。

你一作辯證,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我們說到「上」,「下」就同時存在了。你用意識去作辯證,既先來個「唯物」,先認定物質決定意識才進行辯證,這是不符合辯證法的。用辯證法的話來說,當馬克思們一說到「物質」這個詞的時候,這個「物質」本身就包含著意識(是意識賦於它名稱和意義的)。唯物辯證法為了維護物質的「尊嚴」,不惜一切代價去「唯物」,說世界是物質的,甚至意識也是物質的屬性。這種刻意抹殺人類意義的物質決定論也就失去了辯證的意義。

單就意識來說,沒有意識,你物質如何顯現?如何得到反映?故說物質必須以意識為條件,人類才能感悟到它的存在。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物質的存在就是它的作用,說物質還有其他的存在,那是要這麼想像也不可能的。」(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第1版,第10頁)某東西只有作用於我們的意識,我們才能確定它的存在。

當唯物主義者說,「先有物質後有意識」這句話時,是意識意識到物質的存在才能說出此話的。也就是說,物質只有與意識發生作用,才有它的存在。無論你物質如何客觀存在,考察出它先於意識多少萬億年前就存在也好,只要你一提意識,並企圖在這兩者之中辯證出一個勝負,那是枉然的。一個統一體中的東西不能講誰決定誰,誰消滅誰,誰吃掉誰。妥當的說法叫做互相轉換。它們是一種互相依賴,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關係。

我們再來看看哲學家柏克萊與大文豪約翰生對石頭的爭論。這個問題就更清楚了。柏克萊與約翰生一起散步,當柏克萊踢到一塊石頭《哎唷》一聲時,約翰生問,若果你沒有踢到這塊石頭,它存在嗎?柏氏答說不存在。這就是柏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有趣故事。唯物主義者說柏克萊荒謬,石頭實實在在存在世界上,他既說不存在。而柏克萊的支持者既說,假如我不感知到它,它又如何存在?我說某某星球住著外星人,你說存在嗎?你不被感知,當然是胡猜了。

其實,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長期以來爭論物質第一性還是意識第一性的問題懸而未決,在於兩者都不瞭解,當意識一進入到物質表象時,他們就形成辯證關係了。兩者都在一個統一體中,這就形成誰都不能決定誰的局面。柏克萊陷入約翰生的悖論,是他將被感知的東西來個假設,同樣,將一個未被感知的東西來個假設,如上面提到的外星人問題,也可令約翰生陷入悖論。

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爭論,兩者都將焦點放在物質與意識的對立面上,而忽視它們同時也在一個統一體中。這方面迪卡兒做得最為突出。他把物質與意識絕然分開去論述兩者的關係,最後結論只能是「我思故我在」。(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書)(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