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家電下鄉商機 誰在大吹牛皮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台北報導〕中國推出家電下鄉被馬政府、企業界甚至財經機構、分析師吹捧大半年,視之為台灣經濟還魂丹、大補丸,但在中國公布上半年家電下鄉銷售狀況後,相關說法和預估都成為笑話!

中國大補丸變成笑話

中國家電下鄉政策出籠之後,台灣政府官方及一些研究單位就大力吹捧其對台商機,經濟部工業局就宣稱有三千億元商機,且委託拓墣產業研究所做出研究,光是今年台灣電腦自有品牌可望納入五十億元新台幣商機,但中國統計出爐,上半年台灣電腦在家電下鄉政策中只賣出三百四十萬元台幣,簡直「牛皮吹很大」。

官方、財經機構吹噓

不只是台灣官方及受委託研究機構一廂情願看好,投顧公司及企業,也賣力吹噓中國這項政策的「惠台」效應,包括台灣工銀投顧、萬寶投顧、施羅德投信、復華投信等,拚命的強調電腦及零組件的受惠程度,但這些展望已落空,受惠的是中國廠商,上半年台灣廠商只有不到三百五十萬業績量。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潘鳳珍甚至以「大補丸」來形容。類似的內容,也充斥在今年上半年的股市節目中,很多分析師抓住家電下鄉議題,紛紛點名家電、汽車下鄉概念股,口沫橫飛的「拉抬」相關公司的業績。

分析師、企業跟著捧

不少企業也不放過這個議題,拚命勾勒自己公司未來前景。友達光電就樂觀預期今年可望在中國電視面板市場佔有率提升一倍;東陽集團總裁吳永茂認為,台灣前進大陸投資的車廠及零組件廠都可以吃到商機。

最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櫻花衛廚中國總經理廖金柱宣稱,家電下鄉政策是櫻花的一場「及時雨」「今年是櫻花年」等;誰知道,這場雨在上半年只下出十三台的業績。

◎◎◎◎◎◎◎◎◎◎◎◎◎◎◎◎◎◎◎◎◎◎◎◎

學者:台灣經濟 勿幻想靠中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中國家電下鄉效應遠不如預期,學者表示,政府及部分媒體一再以「救台灣經濟、必須要靠中國」為論調,不斷誇大吹噓其商機與效益,但事實證明,這些都只是自己畫大餅、一廂情願的天真想法;台灣經濟若要爬起來,就必須要靠自己,而不是天天幻想中國來援助。

台灣自畫大餅 受傷最深

台灣智庫董事吳榮義表示,家電下鄉是要透過擴大內需,來提振中國經濟,當然要買自己本地貨,這本來就可以預期,當初卻被國內(台灣)大肆吹捧,實在是很荒謬。他強調,「國人(台灣)應該認清事實,別這麼容易就隨之起舞受騙」。

吳榮義指出,所謂「中國家電下鄉」可以帶給台灣多大商機規模,其實主要是台灣自己炒作起來。有這麼嚴重的落差,有兩種可能,第一是真的太天真樂觀,誤以為中國會大舉購買台灣家電產品,第二種是明知不可能,卻刻意吹捧、營造中國救台灣經濟假象。

「這太荒唐了,根本就是自己在騙自己!」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表示,面對台灣經濟陷入大衰退,政府想要透過拉抬股市,來營造景氣回春的假象,挽救節節衰退的民調支持度,因此,「中國家電下鄉」就成了最好的炒作題材,這和過去的「中國採購團」或「炒樓團」,是一樣的情況。

王塗發強調,中國因為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出口大幅衰退且失業率不斷攀升,而才有「家電下鄉」這項振興經濟方案,換言之,中國都自顧不暇了,怎麼還有餘力分一杯羹給台灣呢?

這邏輯道理很簡單,卻在馬政府的全面推行經濟一中政策下,聯手與市場憑空創造假議題、假利多,來矇騙台灣民眾。

要如何提振台灣經濟?王塗發指出,若台灣什麼也不做,只是癡癡等待中國伸出援手,受傷最深的反而是自己,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他強調,台灣應該要創造產業競爭力以及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讓本國商品更有附加價值、具有差異性,才能在國際市場獲得肯定,使台灣經濟逐漸走出谷底陰霾。

◎◎◎◎◎◎◎◎◎◎◎◎◎◎◎◎◎◎◎◎◎◎◎◎

台灣面板廠 只吃到渣滓

〔自由時報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今年上半年政府及企業猛炒中國家電下鄉商機,其中面板就是被炒作的主要標的,幾乎一夕之間,生意從幾十億元被拉升到幾百億元,但據面板業者私下透露,家電下鄉商機炒得很大,但其實成效有限。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家電下鄉,其中彩色電視銷售量為一八四.九萬台,銷售金額二十二.六億人民幣,以一元人民幣折合四.八元台幣計算,平均每台彩電不到台幣六千元。

商機幾百億?實約32億

上述彩電中,到底有多少台是運用台商所做的面板?數量無法得知,但以目前台商生產的面板佔中國市場五成比重計算,最多是九十二萬餘台彩電用了台商生產的面板。

以每一台液晶電視中,面板佔成本的六成估算,就算五成的彩電面板都由台廠供應,台商從中取得的營收也只有約三十二.五億元台幣。若不計其他台商,光以友達、奇美電兩家上半年營收總額為二四六三.四七億元計算,家電下鄉的貢獻度只有一.三二%,吹捧了大半年的家電下鄉對台灣面板業商機,牛皮當場被戳破。

營收貢獻度只有1.32%

據了解,家電下鄉政策存在不少問題,中國政府已展開檢討,並考慮取消補貼金額限制,且另外推出所謂家電進城政策,相關細則已經出爐,預估8月招標,9月公布名單,可預期屆時家電進城商機將再度被台灣政客炒翻天。

美國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在日前發布預估,友達與奇美電的面板今年將拿下中國市場五成市佔率,相較於去年大約只有三成,顯見台商在中國市場有所突破,但這卻不是家電下鄉的功勞,主要還是得利於今年中國推出的汰機政策,鼓勵把傳統電視更換為液晶電視。

◎◎◎◎◎◎◎◎◎◎◎◎◎◎◎◎◎◎◎◎◎◎◎◎

中國放話題材 投信:別期待

〔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卓怡君/台北報導〕農曆年後台股一路走高,除上市櫃公司的急單效應,就是市場法人喊出的中國家電下鄉所帶動的商機潮,但上半年結束,檢視家電下鄉的結果,台灣廠商只「分到」數百萬元。投信法人指出,市場在受騙兩次後,相信中國的「放話」題材,已經沒用了,預期最近喊的「汽車進城」,對台灣廠商而言,也將是「汽車進空城」。

汽車進城 可能進空城

今年3月中國推出電腦下鄉政策,帶領筆記型電腦相關族群當時躍為盤面焦點,在此利多題材拉抬下出現一波漲勢,但當時外資就對中國狂喊家電、電腦等下鄉政策不表樂觀,提醒投資人不宜抱持任何期待。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電腦下鄉策略主要針對農村市場推出購買電腦補貼,目前時機並不成熟,更重要的是電腦下鄉的產品只集中在低階、低價的機種,單機價格(ASP )偏低,對於相關廠商的獲利相當有限,挹注商機不大。 即使是中國最大PC廠商聯想,在此政策帶動下增加的營收也只有三%,微乎其微。

調查機構IDC也說,中國電腦下鄉計畫最多創造出一百五十萬台的需求,對於中國、全球PC出貨的成長貢獻幅度僅有三.六%、○.五%。

投信法人也直言,從兩岸直航、陸客人數不如預期,到現在家電下鄉商機幻滅,股市以後對兩岸題材相關消息,不會抱有太大期待了,一切都要回歸基本面。

◎◎◎◎◎◎◎◎◎◎◎◎◎◎◎◎◎◎◎◎◎◎◎◎

中國採購團 也是吹很大

〔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特稿〕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的「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總共要組三團訪台,原本估計可以創造八十至一百億美元商機,但根據外貿協會統計,前兩團合計不到三十億美元,第三團採購金額勢必要達到五十至七十億美元的水準,是否真能落實令人質疑。

馬政府上台以後就不斷釋放政策「利多」,不少媒體也跟著吹捧中國採購團的對台下單金額,舉凡「中國LED產業可望帶來八百億商機」、「中國採購團商機新台幣七兆起跳」、「中國採購團花一千四百億買我國面板」、「中國3G市場三千億商機」等,數字就像滾雪球似地越報越多;有人笑稱光是依據媒體報導資料,中國團的採購金額已經超過十二兆,比去年台灣國民生產總值還要高!

猶記得首發團6月初抵台時,率團的海貿會會長李水林發下豪語表示:「只要是台灣有的、大陸需要的產品,就會從台灣買」,並強調採購金額「上不封頂」。

但根據貿協事後統計,首發團7月底前下單金額為八.二七億美元,未來一年對台採購金額為十四億美元,明顯低於貿協預估的廿億美元,對於六億美元的落差,貿協解釋是因為有部分重量級中國企業仍在與我國業者協調產品的技術與規格,因此未來金額還是會擴大,可望超過廿二億美元。

而海貿會第二團率團的海貿會理事門曉偉也喊出本次對台採購是「實打實」、不是「空架子」,但現場成交金額加上未來一年內的採購,估計僅約七億五千萬美元。

海貿會第三團將在8月19日抵台,採購產品將以機械、化工及「汽車下鄉」政策商機所需零組件等產品為主;前兩團採購金額約三十億美元,如果第三團的採購金額無法達五十至七十億美元的水準,就會和貿協先前預估的八十至一百億美元目標有所落差。

海貿會採購團接二連三抵台,現場成交金額不多,但是預估未來一年的後續成交量卻頗高,實在令人不得不質疑數字「灌水」;此外,一年後對岸企業究竟能否落實訂單也是未知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