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40週年後美國人希望登火星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華盛頓報導)7月20號是人類登月40週年紀念,在一系列的紀念活動當中,專家們也討論美國航天局下一步的計劃。

自從1969年7月20號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人登上月球之後,美國航天局的阿波羅11號、12號、14號、15號、16號以及17號,又執行了六次飛行任務,除了登月,還進行了月球土壤、彗星、地震、熱流、月球距離、磁場以及太陽風的測試。不過之後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再次送人登上月球。

在美國航天局新的月球計劃工作的約翰.康諾利(John Connolly)認為,40年前的技術還不夠純熟,無法進行完整探索,如果能再次登月,就可以更完整地瞭解月球。康諾利說:「美國航天局有一批新世代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他們急切希望重登月球,去找到許多當年阿波羅號發現、而現在我們終於有能力重新回到月球上去探索的東西。」

*登月宇航員呼籲前往火星*

美國航天局計劃在2020年重返月球。不過當年第二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認為,對人類來說,火星看起來是一個更適於居住的環境。他希望美國航空航天局制定一個同時進行重返月球以及前往火星的計劃。奧爾德林並且引用奧巴馬總統競選時的口號”Yes we can”,激勵美國人前往火星。

奧爾德林說:「美國人,你們是否依舊懷抱偉大夢想?你們是否依舊相信自己? 你們是否準備好面對巨大的全國性挑戰? 我呼籲我們的下一代和我們的政治領袖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的,我們可以! 是的,我們可以!」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進行的民調顯示,有51%的美國民眾認為應該派宇航員前往火星,43%的人反對。

*預算緊縮恐有困難*

不過根據德克薩斯州萊斯大學的科技分析家克裡斯.布朗克(Chris Bronk)的說法,目前美國政府預算緊縮,所以執行起來恐怕有困難。布朗克說:「看看將人類再度送上月球、或送上火星的任務目標,已經投入的資源跟想完成的任務是不成正比的。」

參與美國航天局太空計劃多年的航天工程師詹姆斯.麥克連恩(James McLane)在《渥太華公民報》上撰文表示,在未來的10到15年內,僅有辦法送一個人上火星,並且無法帶他回來。

呼籲前往火星的宇航員奧爾德林星期一和奧巴馬總統會面。不過奧巴馬總統在星期一下午的記者會上,並沒有提到這項計劃。奧巴馬讚揚了他們的努力:「就像你們當中許多人知道的,我是在夏威夷長大的。我記得坐在祖父的肩膀上,看航天飛機降落的轉播。這讓我感覺到,阿波羅任務是美國人只要專心努力就能成功的最好例子。」

關鍵辭:登月,40週年,阿波羅任務,火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美探測器清晰拍下火星季節奇觀
穿夾腳拖短褲應徵工讀 高市府面試官傻眼 
比利時科學家加入美國航天局火星研究
謝娜:喜歡隨遇而安 希望劉燁能幸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