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回暖?別樂觀太早

漂亮財報 脫不開削減成本和裁員減薪 失業、信貸泡沫緊追在後

標籤:

【大紀元8月1日訊】(大紀元紐約訊)美國企業陸續公布第二季財報,其中最受矚目的包括全球最大晶片龍頭 Intel(英特爾)和銀行巨擘 Goldman Sachs Group (高盛集團),兩大企業皆有格外亮眼的獲利表現─Intel 營收季成長12%,獲利年增25%,超乎市場預期;Goldman Sachs 第二季營收達137.6億美元、淨利達34.4億美元,讓市場一片歡慶,股價也跟著扶搖向上。

但是GFC Economics分析師Graham Turner表示,許多企業之所以還有獲利,只是因為削減成本的關係。

這個舉動儘管為個別企業的財報添色,但如果產業持續為了縮減開支而凍結人事、降低工時,薪資就無法整體性提升,消費者也很難恢復消費,需求就始終低迷不振。

Graham Turner指出:「股市對企業削減員工成本的反應相當正面。但現在的問題是,聯準會該做的都做了,如果公司一直減薪裁員,情況將進入經濟學家凱因斯所說的危機:私人消費難以提振。」

美國失業數據還徘徊在相當高的水準,上周總共有55萬餘人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企業裁員的狀況將左右經濟走勢─是即刻復甦,或是再度陷入放緩。儘管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8000億美元救市計劃,但零售銷售還是二度轉弱。

分析師 Steve Barrow 坦言,企業漂亮的財報背後,掩藏更深刻的問題。

「一切脫不開削減成本和裁員減薪,實質成長並未真正改善。」如果仔細檢視經濟數據,那些被當作經濟復甦證據的數據,只不過略優於年初最嚴峻的谷底罷了。

另一位 Russell Jones認為,美國某些州的財務吃緊可能會是下一個問題:加州政府已經開始發 IOUs 政府債據,因為沒有現金可以支付日常開支了,佛羅里達州和紐約州也陷入財政困窘。如果有一個州政府違約,股市氣氛肯定因此丕變而出現拋售壓力。

聯邦政府高層肯定會出手協助,但就算聯邦官員提出紓困金來救火,也只是宣告聯邦政府必須背負更多債務。因此他說:「我認為市場現在對此警覺,然而儘管只發生一場普通的違約,也可能延燒出整片大火。」

不僅如此,有人預言下一場通膨泡沫即將引爆。美國聯準會前主席 Alan Greenspan 治療 2000年網路泡沫化的方法就是創造美國房市的另一個泡沫,因此許多分析師擔憂,去年多國政府主導刺激經濟的緊急方案,正催生出大問題。

而且,這樣的憂慮現在對準中國:中國將變成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儘管經濟放緩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太嚴重,但過去短短半年內中國銀行信貸就大增GDP的25%之多。

Russell Jones 指出:「中國政府之前慌張的放鬆貨幣供應,並要求金融機構放寬信貸,也就是靠吹起投機泡沫來解決問題,這顯然是不穩定的來源。」

Monument Securities 經濟學家 Stephen Lewis表示,他擔心現在風行的定量寬鬆貨幣政策無法壓制債市泡沫。

由於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壓低長期利率─連帶降低私人與企業的融資成本,被視為相當有效的策略,但人為壓制債券殖利率的風險,就是中央銀行必須緊盯適當時機抽離這像政策。但要抓準時機調整很難,似乎只有靠天助!

2008 年春天,當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消失在市場上時,投資人互相告慰「最糟告的已經結束」,但9月雷曼兄弟倒閉,信貸危機延燒出經濟危機,幾乎把全球金融體系摧毀。

如果回顧去年此時,正是油價和美元崩潰的開端,一切的確緊隨雷曼事件而爆發,但敗跡早就已經露出端倪了。2009年8月已經近在眼前,雖然樂觀者準備好迎接經濟回暖的和風,但悲觀者卻看到處處危機四伏。(取材自《觀察家》雜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財經簡訊(2009年7月20日)
組圖:全球十大購物之都評比出爐
財經簡訊(2009年7月28日)
七月二十七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