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中國新官考核機制將重視民眾滿意度

【大紀元8月6日訊】中共中央最近頒布文件,提出新的黨政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使「民眾滿意度」成為黨員幹部的「緊箍咒」。有專家警告,要防止領導操縱製造虛假民意。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香港《文匯報》星期二稱,中共中央最近頒布有關建立發展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文件。這次新的幹部考評機制有三大點,考核內容「強調民生,注重民主,體現民意」。而「民眾滿意度」則成為黨員幹部的「緊箍咒」。

美國民間機構「中國信息中心」的廖天琪女士對此表示,只有允許獨立媒體的存在,才能真正做到對官員的監督和矯正:

「聽起來倒很好,但是它非常地不具體,民眾的滿意度是怎麼樣的標準?以怎麼樣的方式來表達?中央常常有很多這樣那樣的方法,表面上都非常得漂亮,聽起來都很好,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不清楚。我認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說真正的公眾監督事實上是缺乏的,這個機制是沒有的。最重要的一個例子是新聞媒體的自由,你如果不去控制這個新聞媒體,它自然而然就會擔當起一個監督的作用。但這個機制在中國現在還是缺乏的。」

《文匯報》的報導還援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的話說,官員晉陞考評說是顧及民意,但基本上侷限於單位內部操作,而且最後都由領導關起門來決定,民意流於形式主義。在中國有太多的民意被濫用的案例,有些地方官員打著民意的藉口,實際上卻拿民意做「裝飾布」而違背民意,比如,此前媒體報導的市長開完人大會歸來「老百姓夾道歡迎」的鬧劇。鄭教授警告說,應該警惕「老百姓聯名懇請上級」等被策劃出來的民意。

在美國紐約市從事律師工作的葉寧先生認為,如果老百姓被允許通過司法部門上告傷害老百姓利益的官員,就能起到制約官員的作用:

「沒有一個社會是絕對公平的。那麼,中國這個社會由於制度問題不公平的黑暗現象那就更加嚴重。如果你給老百姓一個司法補救的途徑,等於給高壓鍋上面有意識地開出氣孔,就起到了那種分壓的作用。老百姓就覺得有希望,覺得自己受的委屈、受的冤枉、受的欺負以後,他可以通過正常的司法補救的途徑來還自己一個公正、還自己一個公平。你沒有這套機制的話,那老百姓只能鋌而走險,只能走楊佳的道路。」

有專家警告,在新的幹部考評機制中,必須注意兩方面:一是防止領導幹部在獲取民意上耍花招。比如有的地方把民意徵求表印在報紙上,有個別幹部買來這些報紙請人填寫。這樣得來的民意不真實,是假民意。二是徵求民意的對象要有廣泛性、有代表性。比如有的領導幹部將機關幹部和企業家作為民意徵求對象,而這樣徵求得來的民意無法反映普通群眾的真實想法。要防止民意被濫用,就要對民意徵尋程序進行科學設計,要有一套準確衡量民意的指標,如究竟什麼是民意、多少人的意願算是民意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