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921大震十週年》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重建區注活力 激發行善能量

【大紀元9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鳳麗/專訪〕十年了,對推動六十四棟大樓重建的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而言,災民在重建過程中,產生新活力,在接受他人捐輸中,累積行善的能量,應是震災重建區最大的改變及收穫。

「我看你們再寫一份陳情書好了!」即使該震災基金會已在去年7月卸牌熄燈,該會執行長謝志誠依然一刻不得閒,仍有九二一震災區大樓自救會,為全、半倒慰助金的行政訴訟打電話來請益,因為,對震災重建區的民眾而言,「謝志誠」等同於「集合式住宅重建專家」。

謝志誠在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的一個月就進入南投縣的災區,當時擔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副執行長,在災區廣設重建工作站,提供社區最直接、最快速的幫忙,而這些工作站後來由基金會協助轉型,投入弱勢老弱婦孺的照顧、托育、心靈重建等工作,成就了後來的「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等民間社福團體。

八十九年6月謝志誠接手基金會執行長,基於「家是人類亙古的渴望」,他去碰政府部門覺得最棘手的集合式住宅修繕與重建的問題。重建之初,住戶為該拆或該修吵翻天,而基金會提出「以修繕補強方式重整家園」的主張,與政府共同補助七十%的修繕補強工程經費,最後有九十四棟大樓完成修繕。

「把機會留給在地的人,並給予信任」,是基金會協助倒塌集合式住宅大樓的原則。他說,六十四棟重建大樓,都由更新會自行負責,基金會只負責撥款、購買餘屋。充分信任的結果,住戶全還了錢,創下「零呆帳」、捐款循環利用率達一百一十二%。

謝志誠認為,災後十年,民宅、學校、公共設施有了新面貌,但最令人振奮的變化,應該是重建區的居民,大家在參與的過程中,震出新活力,也累積出行善的巨大能量。

謝志誠說,八八水患發生後,南投中寮鄉的九二一災民李慶忠打電話來表達他要帶鄉民南下救災;九二一重建的元寶大樓總幹事劉進明哭著發簡訊請政府趕快去南部救災,這種種行為是災民的感恩回饋,就是能量的展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