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病毒疫情
隨著各國陸續開放邊境,近期入境旅客增加,導致桃園機場發生塞爆的狀況。學者指出,主因是防疫計程車的量能不足,因此只能限縮航班,應考量增加機場的服務量能。
清冠一號公費對象原將限縮為僅供COVID-19(武漢肺炎)染疫後高風險族群,沒想到卻引發爭議,後來決定納入3項中醫急迫病勢。民主進步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11日表示,相關問題仍應該以國民健康為優先考量。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審議結果,本次共完成審議70案,有14案獲得救濟金,其中以桃園市10多歲郭姓少女,接種BNT疫苗後11日出現符合心肌炎診斷症狀,血液檢驗與影像檢查結果也相符,核予救濟金新台幣300萬元,為所有疫苗廠牌接種者中,最年輕獲得救濟個案。
交通部觀光局投入55億元推出的「悠遊國旅補助」計畫自推出以來,民眾使用情形熱烈。觀光局表示,此次參與悠遊國旅補助方案的業者為歷次規模最大,使用的民眾總人次也達481.6萬人次,推估已創造超過200億元的效益。
桃園國際機場持續優化入境旅客採檢及防疫專車服務流程,3日起再開放前往同一檢疫處所旅客可共乘防疫車輛。桃機公司4日表示,新制實施首日旅客反映熱絡,多組旅客選擇共乘,不僅節省車資,也兼顧防疫安全與縮短在場等候時間。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據自殺防治中心最新調查,臺灣民眾逾四成反映,過去一個月以來曾因疫情感到壓力,壓力主要來源分別為工作經濟及日常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5至24歲青少年,與65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率較過往增加,且整體再自殺率也有上升趨勢。
台北市長柯文哲1日表示將逐步升高防疫管制,但北市議員張斯綱2日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態度是穩定開放,北市反而加強管制,是否與中央政策相左?對此,柯文哲說明,管制的前提是不影響經濟民生,例如餐廳可維持開放內用,但在用餐期間不應走動。
行政院長蘇貞昌25日在政院院會上,就「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裁示,從9月1日起,將給予65歲以上民眾免費一次性快篩試劑5劑。
中小學預計30日開學,教育部將於22日宣布新學期防疫措施。台灣青年民主協會表示,開學第4週後啟動停課新制,班級有確診不再全班停課,而是快篩陰繼續上課,許多學生表示認同此方向,但也有學生認為班級群聚嚴重達一定程度時,應比照新型流感設有全班停課標準,並呼籲教育部應有更完善配套措施。
蘇花改於2020年1月全線通車後,為兼顧其他用路人通行需求,2021年9月30日起試辦開放251C.C.以上大型重型機車通行,試辦後顯示大型重型機車行駛蘇花改安全無虞,公路總局已提報交通部建議正式開放大型重機通行,也獲交通部核定,將從9月1日起實施。
作為美國海外第二大債務國的中國,正持續減持美國國債,據美國官方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共已連7個月減持美債,持有的美債規模達到12年來的低點。
針對邊境開放,行政院長蘇貞昌15日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指示,今起取消來台旅客搭機前2日內PCR報告規定,請確實執行相關配套措施。
政府推動實價登錄新制,賦予主管機關查核權,以健全不動產交易市場、抑制高房價亂象。2021年度登錄總件數達63.9萬件,但審計部調查,各縣市政府查核申報登錄資訊的比率差幅達近7倍,且有六個縣市政府竟未擬定查核計畫,其中三個縣市更連裁罰基準都沒有。
嘉義縣8月6日公布385人確診(境外3人),其中有症狀104人,無症狀281人,年齡介於8個月-95歲,12歲以下57人,65歲以上68人。累計全縣12歲以下染疫幼童8,952人,65歲以上9,663人,目前居家隔離339人,輕症居家照護2,624人。
各國邊境逐漸開放,臺灣入境檢疫天數何時放寬至「0+7」,備受外界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8月4日表示,需先完成三項前置配套才可能放寬,像是入境48小時內免PCR、修改1人1戶以及採檢措施;另外,還需評估三項指標,包括國內本土疫情、國際變異株疫情及嬰幼兒的疫苗接種率。
外企、外資大量撤出中國市場,此情況不見好轉,據日本媒體報導,從中共肺炎爆發到今年6月間,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數量大幅銳減,較統計區間、疫情前減少約7%,剩下1萬2706家,數量創10年來新低,日企正走向「去中國製造化」的結構性調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24日公布全台本土新增21460例,嘉義市新增249例確診個案,包含12歲以下45例,12-64歲185例,65歲以上19例。
教育部7月啟動111學年度大專境外生專案入境作業,原先只開放境外學位生、僑生先修部學生、外交部臺灣獎學金受獎生入境,但隨著疫情趨緩,教育部日前宣布,開放外國交換學生及研習華語2個月以上學生等2類對象入境。教育部長潘文忠20日表示,近期已向疫情指揮中心提出申請,將全面開放境外生來臺,待核定後,會請各大學盡快通知境外生。
立委邱顯智、王婉諭偕同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彭盛韶20日召開「面對疫情趨緩不鬆懈,臺灣的下一步?」記者會,提出「國門應穩健開放」、推行「0+7」以及提高入境人數等主張,並呼籲指揮中心說明臺灣每百萬人死亡數較高的問題,並妥善因應Omicron病毒變異株BA.4、BA.5。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天接任後強調,未來將以「穩健開放」為目標,今天(19日)送出防疫鬆綁第一箭,宣布即日起騎機車、騎腳踏車、戶外空曠處工作者不需要戴口罩。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公布最新結果,本次獲最高額救濟為一名臺南市個案,施打AZ疫苗後10天出現免疫性血小板低下,最後因嚴重腦出血不治,獲新臺幣350萬元救濟金。
屏東縣16日新增893例本土確診個案,縣府衛生局今日上午於屏東火車站及33鄉鎮衛生所開設莫德納疫苗施打站,施打順利,火車站施打122人、33鄉鎮衛生所施打677人,共計799人。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偕同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以及立委邱顯智、洪申翰等人15日召開「醫護染疫高風險,職災認定路遙遙」記者會,呼籲呼籲勞動部及衛福部應提出具體改善措施,避免染疫醫護持續遭受不平等待遇。
我國首現Omicron亞型BA.5本土社區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15日表示,為一名北部20多歲女性未曾出國紀錄,近期因重複感染,經過定序發現檢出BA.5,密切接觸者快篩均為陰性。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研究指出,65歲以下確診武漢肺炎者,每5人就有1人會出現「長新冠」症狀, 中醫師表示,「長新冠」為染疫急性感染後,人體的陰陽氣血尚未完全恢復,表現出各種虛勞症狀,另可透過食療改善「長新冠」,像是記憶力差,甚至是腦霧民眾,可以吃黃耆、黨參,及肉蓯蓉等進行食療,或與肉品一起調理入菜。
一名52歲男性確診武漢肺炎,因呼吸喘就醫,甚至感到「痛徹心扉」,經緊急手術搶回一命。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除撕裂性胸痛,瞬間可能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是與時間賽跑的急症。
中共病毒疫情緩降,指揮中心放寬每週入境人數至4萬人,並宣布7月14日起三類民眾,登機前免附2天內PCR證明,外界擔憂境外移入個案恐增。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8日表示,近期國外疫情有上升趨勢,呼籲在國外的民眾若確診待滿7天再回臺。
立委何志偉日前接獲民眾陳情,指出軍營不只成功嶺防疫失控,金六結營區一個連過半染疫,國防部明顯防疫失控,為此何志偉8日提出三點訴求,要求國防部說明營區的疫情狀況、落實防疫措施、檢視役男的染疫狀況,國防部則回應,若單位有狀況,會派遣醫護人員前往並落實防疫措施。
嘉義縣7月8日公布592人確診,其中有症狀123人,無症狀469人。年齡介於3個月至95歲,12歲以下67人,65歲以上100人。累計全縣12歲以下染疫幼童6950人,65歲以上有7750人。目前居家隔離507人,輕症居家照護4418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8日公布全國本土新增30314例,嘉義市新增343例確診個案,包含12歲以下48例,12-64歲250例,65歲以上45例。
共有約 297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 )週日(6月2日)指責中共正在向其它國家及其領導人施壓,要求他們不要參加即將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戰爭和平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