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
美國總統布什今天表示,他預期恐怖份子還會再度攻擊美國,並坦承,解決北韓核危機的外交折衝進程緩慢,似乎「令人感到挫折」;他並強調,許多事情有待推動,他在任期內將奮力衝刺到終點。
美國國會期中選舉還沒舉行,可是兩年後的總統大位之爭已經聞到煙硝味,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韓特,今天率先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的計畫。
美國國會期中選舉競選活動今天進入最後一週,共和與民主兩黨皆宣稱將贏得大選。
美國國會期中選舉最激烈的競爭出現在美國南部田納西州,此地的參議員席次競爭已經轉變成為涉及種族意識的揭發隱私行為,起因是一名民主黨籍候選人想要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從美國南部州選出的非洲裔美國參議員。
離11月7日的選舉投票日還有一周多的時間,選戰已在美國各地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很多亞裔人士也紛紛加入到美國的民主選舉中。
美國正在舉行期中選舉,有兩千三百多人角逐參議院和眾議員的四百六十八個席次。這些人從去年一月到今年九月一共募到了十一億八千萬美金,大約三百九十億台幣。
台灣在二零零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後,美、台之間能否簽定「自由貿易協定」 (FTA),已經成為雙方過去四年多來經貿關係重要溫度計,隨著美國國會FTA快速授權法案 (TradePromotion Authority)明年六月底期限,緊接後年總統大選,兩國能否簽署協定的時間壓力愈來愈急迫。
FTA
美國在野的民主黨今天表示,如果在十一月七日的國會期中選舉中,能夠贏得國會控制權,他們仍將與美國總統布希合作,找出面對伊拉克問題的方法。
脫下黑色的法官袍子,若是沒有人介紹,很少人會認出劉蕙儀這名年輕女子是在法庭中正襟危坐、得秉公判案的達拉斯郡第七刑事庭法官。而今為了十一月七日的美國期中選舉,她正四處拜訪選民,爭取法官的連任。
假如最近進行數次民意調查的結果正確的話,民主黨將在十一月七日的國會期中選舉中成為國會的多數黨,如今布希總統與共和黨只剩下十天的時間扭轉目前的困境。
11月7號是美國中期選舉日。隨著選舉臨近,參選人使用各種招數來爭取選票。今年有比往年更多的參選人依靠因特網跟支持者聯絡。宣傳自己的競選綱領,當然也不會忘記攻擊自己的對手。今年選舉前出現的最著名的新手段之一是在因特網上發佈業餘攝製的政治錄像片。
距離下月七日的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不到兩週,共和黨選情岌岌可危,加上今天出爐的第三季經濟成長率低的難看,眼看大半江山就要送給民主黨。白宮今天趕緊出面滅火,表示經濟成長趨緩早在預料之中。
美國國防部首席發言人魯夫說,伊拉克暴力衝突急劇增加的主因,就是蓋達恐怖組織企圖影響美國的選舉,同時激起美國國內反對布希總統的勢力。
一個代表大約700萬美國穆斯林的組織發起了一場運動,要促使穆斯林選民參與11月7號的美國中期選舉。這個團體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並且跟其他動員選民的團體通力合作,來提高選民登記率,在全美國各地的穆斯林社區鼓勵民眾參與政治。許多美國穆斯林相信,在9/11之後的時代,他們的選票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對於保護他們的民權特別重要。
佔美國選民相當比例的獨立選民,對民主黨的支持遠遠超過共和黨,而可能成為民主黨在十一月七日期中選舉取得勝利的關鍵。
美國期中選舉定於11月7日投票,一百位參議員將改選33席、435席眾議院全面改選,另外有36州州長也將改選。亞太裔選民聯盟(APIAVote)執行主任陳女士(Christine Chen)表示,亞裔美國人團體正和美國的民權活動家們合作,保障亞裔的投票權不受干擾,並期待在11月7日選舉日亞裔能有大的表現。
美國期中選舉逼近,由於反戰聲浪及醜聞風波不斷,共和黨面臨民主黨嚴厲挑戰,多州陷入苦戰。美國學者專家認為,經濟榮枯、移民政策、伊拉克問題、宗教反墮胎,甚至鄉村音樂、認同等都將左右選情,選舉結果除攸關國會勢力消長,也會影響地方生態及憲法賦予選區劃分權利。
美國期中選舉即將在兩週後登場,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聯手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在獨立選民中,打算支持民主黨者遠超過打算支持共和黨者,比例將近二比一。
對於美國最大的兩個少數族裔團體非洲裔和拉美裔來說,11月7日舉行的美國中期選舉可能意義重大。移民問題有可能激發拉美裔踴躍出來投票,投票人數將超過以往歷次選舉,因此將影響一些關鍵選區的選舉結果。至於非洲裔美國人,今年將有六名非洲裔候選人競選州長或參議員。 (w2006-10-23-voa39.cfm)
美國將於十一月七日舉行重要的期中選舉,在這次選舉中,美國經濟對選舉的影響仍然是個難以預估的變數。由於美國經濟表現有好有壞,因此在選舉之前,共和黨與民主黨對選民都急著爭功諉過。
距離美國期中選舉投票日十一月七日只有兩個星期,選戰關鍵時刻,不只候選人全力衝刺,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全國委員會也加強電視廣告宣傳。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及反恐仍是最普遍的議題,只是兩黨的操作大不相同。
專家說,大致而言,美國國會期中選舉是對美國總統布什反恐戰爭和他越來越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政策的公民複決投票。
美國在野的民主黨若在下月期中選舉奪得國會控制權,布希總統任內最後兩年可能困難重重,包括必須面對國會的一連串調查,及更多的立法牽制。
美國資深外交官昨天才公開承認,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政策「愚蠢傲慢」,美國國會議員今天便紛紛施加壓力,力促布希總統修改伊拉克政策。
非洲裔的美國聯邦參議員歐巴馬今天說,他正在考慮出馬競選二○○八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籍的歐巴馬是美國政壇迅速崛起的政治明星。
〔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綜合22日外電報導〕美國期中選舉進入倒數階段之際,民主黨逐漸站穩腳步,在決定掌控國會與否的六個參議院關鍵席次中,已在四席掌握優勢,眾議院關鍵的十五席,也有約十席幾如囊中物,顯示民主黨候選人後勢走強,對許多共和黨現任議員構成強烈威脅,相較之下,現為民主黨當家的州,僅少數有可能淪陷;新聞週刊21日公佈的民調也顯示,過半數受訪者指出,11月期...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特譯
在野的美國民主黨期盼十一月七日舉行的國會選舉,能成為民主黨二00八年前進白宮的踏腳石,民主黨同時駁斥有關國會要面對的問題多多,這次選舉根本不值得去贏的說法。
共有約 20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 )週日(6月2日)指責中共正在向其它國家及其領導人施壓,要求他們不要參加即將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戰爭和平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