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萬人上街抗議服貿協議
(大紀元記者方惠萱台灣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締造了台灣歷史重要的一頁,中研院3單位近日著手收藏議場內畫作、標語等「文物」,同時動用「3D雷射掃描儀」做現場現況記錄,希望能夠將這重要的歷史時刻記錄下來。
反服貿學生團體占據立法院,今天傍晚將撤離,預計上午11時開始拆除議場門口路障,下午4時前讓議場復原,6時循攻進議場的原路線步出立法院。
反服貿學運預計今天傍晚退出立院議場,台北市交通局表示,因應撤場時的人潮聚集,屆時立院周邊道路將實施彈性交通管制。
4月10日,台灣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在持續了25天之後告一段落,學生撤出立法院。但這並不是台灣這場震驚世界的反服貿運動的結束,相反,台灣民眾反對與中共簽訂服貿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共統戰台灣的戰略遭到重大挫折。
反服貿學生團體占領立法院行動,今天傍晚即將撤離,學生們把握最後一夜的時間拆除標語、海報等,有許多學生徹夜未眠。
(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臺灣反《服貿》太陽花學運學生10日將「出關播種」,這24天來臺灣學子、民眾,為了國家免於遭中共赤化,召喚超過50萬人站出來聲援,此舉衝擊許多人的內心深處,喚醒了世人的良知。
(大紀元記者陳懷天台灣綜合報導)立場極度傾中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竹聯幫大老張安樂4月1日動員群眾到立法院挺服貿,不過在人群中出現的分子竟然是與中共關係密切的愛國同心會成員。
反《服貿》學生團體10日晚間將撤出立法院議場,學生9日晚間發布,議場內所有人將手持太陽花出關,並在立法院外舉辦晚會。數百名學生20多天來以議場為家,在牆面上張貼畫作、標語,中央研究院盼收藏並保存這次具有民主意義的史料,如具有表達訴求的海報、標語、文字等,供未來研究使用。
親共媒體旺中集團所屬中天電視台抹黑、抹黃臺灣反服貿太陽花學運,16民團組成的「自由台灣陣線」及民主黑潮學生聯盟9日下午至旺中集團包圍,而旺中也派出大批人馬嚴陣以待,並大分貝播送歌曲干擾,然而中天電視大樓掛的「捍衛新聞自由」布條,卻被大風吹落,遭抗議群眾諷刺指「老天有眼」
(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兩岸服貿協議爭議不斷,已有逾兩百多位資通訊、理工相關學者,連署反對開放第二類電信3項內容,質疑恐有資安、國安疑慮。但科技部長張善政表示,開放第二類電信就好比「騎腳踏車去撞死人」,所面臨資安風險較低,有這種風險,我們是有能力因應的,有立委痛批此種比喻,「不倫不類」。
(大紀元記者陳懷天台灣綜合報導)台灣多位傳播領域重量級學者9日發起連署,指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嚴重威脅台灣既有的自由民主多元環境,要求政府拒絕開放服貿協議中影響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相關項目,包括印刷業和廣告業項目。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昨(10)日「出關播種」,這24天來掀起台灣政治波瀾,驚醒長久沉睡的社會公民意識,除打破了國共兩黨對台灣未來前途的時程安排;也在中港台三地形成跨域的公民社會連結。從多方面可看出馬金政府鎮壓學運手法,運用親共及親藍媒體,以抹黑、抹綠、抹黃等手段汙名化學運,再採拖字訣,分化學生和民團,對學校和家長施壓。
總統馬英九今天與與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視訊會議,以「臺灣展翅,夥伴同行」為題(Soar on the Wings of Partnership)發表談話,全文如下:
(大紀元記者梁夢竹台灣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10日撤出立法院。導演柯一正認為,退場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眾不應該把期望只寄託在這群學生身上,而是希望新世代形成一股清流,「年輕人的力量將越來越大,並徹底改變台灣。」
(大紀元記者鄭宜芬台灣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於10日暫告一段落,藝文人士發起創作熱潮記錄這段歷史,滅火器樂團為學運創作新歌《島嶼天光》、台北市紀錄片工會規劃製作紀錄片《我們共同擁有的一天》、公益募資網站「嘖嘖」也將出版「攝影紀念集」做公益。
(大紀元記者梁夢竹台灣台北報導)自由台灣陣線等16團體,9日下午號召群眾「路過」中天電視台,抗議新聞報導不實、抹黑。中天在牆上掛「捍衛新聞自由」的布條,卻意外遭大風吹落,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副總召劉敬文(妖西)直言:「老天有眼。」
(大紀元記者藍悅真台北報導)反黑箱服貿占領議場截至9日晚間21時,已經過了565小時,學運發言人之一的陳為廷晚間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撤出議場不是為了劃下美好的句點,只是逗點,未來會在各地進行後續的相關活動,律師賴中強表示,整個活動尚未結束,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後續如何監督政府政策才是最重要的。
反服貿學生團體10日晚間將撤出議場,學生今晚發布活動流程,明晚議場內所有人將手持太陽花出關,並在立法院外晚會。
(大紀元記者吳旻洲、李晴玳台灣台北報導)對於法務部長羅瑩雪稱要對反服貿學生「依法究責」,民進黨立委陳歐珀9日高舉「50萬人站出來自首、我要自首」標語,強調他也有參與學運,並前往台北地檢署自首違反〈集會遊行法〉等罪責。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吳旻洲、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有許多人認為「太陽花學運太突然、太有組織」,認為不可能沒有架構。台灣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指出,從反媒體壟斷運動開始,在那一年多,這些運動不斷被主流媒體消音、漠視,「反旺中」走路工事件被抹黑打壓就是最佳例子。
太陽花學運即將撤離立法院,而彰化地區支持反服貿學生組成「彰化人反黑箱服貿陣線」,從學運開始即持續號召大學生、高中生到彰化火車站前廣場靜,目前正籌備於11日晚間舉辦「島嶼天光大遊行、民主傳承之夜」活動,盛大召開民主街頭講堂。
(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反服貿學生與民眾3月23日晚上闖入行政院,部分公物遭到破壞,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檢察官近期也約詢相關當事人,等檢方偵結、起訴後,行政院會提出民事求償訴訟,求償金額為300萬元。
(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繼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廖宜方在臉書發起搶救學運現場史料活動後,中研院祕書長吳金洌9日指出,學運留下的文物代表時代脈動的意義,可做為台灣民主活動的史料及資料,深具歷史價值,希望能保留下來。
(大紀元記者方惠萱台灣台北報導)看見台灣力量
(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10日晚間退場,但仍有部分學生打算繼續死守議場外,台北市長郝龍斌9日表示,警政署及市警局都將採取理性和平軟處理的方式,希望立法院周遭盡快回復正常。立法院周遭居民對學運與學生是包容忍耐,既然學生已宣布退出議場到各地宣導理念,就該還給周遭民眾一個安靜生活的空間,讓立法院正常運作。
台大醫師柯文哲今天表示,這次學運號召50萬人上街頭,規模過去未見,活動結束,沒有留下垃圾,可見國民水準提高;但也象徵舊時代政治人物將淘汰,新一代政治人物將出現。
太陽花學運即將在10日晚間6點落幕、完成退場,奮戰20多日的學生團體,決定轉守為攻遍地開花,延續學運訴求。中部16所大學院校學生9日下午發動300人的掃街遊行,前往國民黨籍立委蔡錦隆服務處抗議,要求蔡錦隆出面回應學生訴求,簽署「先立法,再審查」承諾書。
占據立院行動明天將退場,學運領袖陳為廷今天說,明天會進行大型集會後才解散,後續會規劃到各地立委選區進一步行動。
內政部今天說,反服貿學運性質屬政治活動,相關募款行為,須符合政治獻金法規定,若違法將被處兩倍罰鍰並沒入政治獻金。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表示,反服貿學生不應被當成暴民,追究刑責實在太勉強;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也表示,要持續關心純真學生的後續活動。
共有約 50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一(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支持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提議,並敦促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接受該提議,旨在結束這場長達八個月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