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盧布貶值
《經濟學人》3月對23個國家或地區製作了「權貴資本主義指數」(Crony Capitalism Index),說明一國商人與政治的關連程度對致富的影響。評比中,香港、俄羅斯及馬來西亞的政商連帶最多,台灣則從2007年的第10名「上升」到第8名。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演進,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俄羅斯天然氣正急於尋找新買家之際,北京與莫斯科就「天然氣協議」達成一致。據稱,俄對華天然氣價格過高,甚至高於中亞天然氣近一倍。
美國和歐洲盟國計劃對俄羅斯經濟採取更廣泛的制裁措施,以因應莫斯科阻撓烏克蘭5月25日的總統選舉,並考慮禁止出口高科技能源設備。
據彭博最新調查,金融界專業人士普遍對全球經濟發展保持樂觀,但樂觀程度已不如年初。美國投資前景依然最被看好,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改善的僅9%。投資者擔心的風險主要還包括歐洲超低通脹和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等。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嚴重衝擊其經濟。歐洲央行(ECB)透露,俄羅斯實際的資本外流規模估計已經達到2220億美元,是俄羅斯自己承認數字的4倍,也相當於金融危機時資本外流的規模。外界認為,或許這是普京最近對烏克蘭問題態度稍有軟化的原因。
(大紀元記者柳芳綜合報導)由於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工商界領袖接受白宮的建議,暫時取消赴俄羅斯參加由俄總統普京主持的國際經濟論壇,避免向國際社會釋放「不適當的訊息」。該論壇將於5月22日至24日在聖彼得堡舉行。
(大紀元記者時曉萍芬蘭報導)日前,芬蘭媒體援引俄羅斯消息說,普京準備把所有以ru(俄羅斯)域名結尾的服務器都搬回俄羅斯領土,這使得俄羅斯最大搜索引擎公司Yandex在芬蘭的投資岌岌可危。
(大紀元記者李天韻編譯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俄羅斯今年的經濟增長從此前預計的1.3%降至0.2%。它同時還預計,俄羅斯資本流出將達到1千億美元。
美國政府正敦促商界領導人抵制出席普京於5月22日至24日舉辦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稱基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若參與了將會「傳遞不適當的訊息」。
(大紀元記者方涵綜合報導)隨著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邊境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不斷升溫,俄羅斯經濟面臨困境,該國中央銀行於4月25日把基準利率提高到7.5%,已經超過西方金融行業認爲的7%的「死亡綫」。
(大紀元記者馬穎慧 編譯報導)標準普爾星期五表示,在烏俄危機中,俄羅斯的經濟不容樂觀,因而將俄羅斯的評級從BBB降為BBB- ,距垃圾級僅一級之遙,是該評級機構最低的信用級別。
彭博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美國今年與明年經濟成長增強,將有助於全球經濟挺過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復甦減弱的衝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而遭到美國與歐盟制裁並被八大工業國(G8)剃除後,造成俄羅斯的股市大跌及經濟震盪,加上列強的經濟夥伴結構改變,路透社分析俄羅斯吞下克里米亞後,將發生十件改變世界現狀的大事。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俄羅斯國防部31日(星期一)表示,俄羅斯已經將烏克蘭東部邊境地區的機動步兵營撤回。俄總理梅德韋傑夫星期一率官員到克里米亞辛菲洛普(Simferopol)訪問時,宣布闢克島為經濟特區,以吸引外資。
(大紀元記者柳芳編譯報導)在上週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俄羅斯週五(28日)首次表示將撥出68.2億美元,作為對克島的經濟援助預算。
(大紀元記者柳芳綜合報導)正在歐洲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週四(27日)首次與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會面。會談的焦點是消除貧困及經濟收入不平等問題。兩人也對同性戀婚姻和墮胎等存爭議的話題,做了謹慎地交流。
週一(3月24日),七大工業國(G7)領導人決定將俄羅斯自八國集團(G8)中除名,這是對莫斯科軍事干預烏克蘭做出的回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曾強硬回應稱,G8已經過時,其功能早已被G20國集團取代。不過,到了週二,俄羅斯一轉此前強硬態度,克里姆林宮方面表示,還是希望和G8成員保持聯繫。畢竟,美歐國家的制裁威脅對俄羅斯經濟衝擊太大。
(大紀元記者馬穎慧編譯報導)今年的八大工業國峰會(G8)峰會原定於俄羅斯索契舉行,鑒於烏克蘭形勢繼續惡化,俄羅斯又佔領了烏克蘭的另一個基地,並沿烏克蘭邊境集結軍隊,G7集團的領導人已經同意將俄羅斯驅逐出該集團。而且G7集團會議領導人還強調了就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的警告,警告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的結果將非常嚴重,並誓言如果俄羅斯繼續向烏克蘭施壓,G7集團將對俄羅斯採...
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的方式令國際社會感到不快,俄羅斯仍持續與西方對峙。但有專家分析,克里米亞是個不毛之地,吞併後對普京來講反倒是個沉重的財政包袱,估計初期建設加上俄羅斯官僚的貪腐就得花上390億美元。而俄羅斯自身經濟疲弱,今年預算缺口預計也有上百億美元。
(大紀元記者柳芳編譯報導)普京政府將克里米亞島劃歸入俄羅斯版圖後,來自美歐對俄國的經濟制裁本週再次加重,由此對俄國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週五(21日),莫斯科股指開盤大跌,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同時警告,可能降低對俄國的信用評級。
(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因為烏克蘭問題,美國毆盟相繼發佈對俄羅斯的第二輪制裁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隨即下調俄羅斯信用前景至負面。各國交易商也爭相評估他們在俄羅斯業務對手與股價下跌情況,尤其是對其金融業波及該國最富有巨商的衝擊情況。
(美國之音)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把俄羅斯經濟前景降級,理由是,俄羅斯在吞併克里米亞問題上同西方的衝突會削弱已經惡化的俄羅斯經濟。
俄國總統蒲亭不顧美、歐經濟制裁兼併克里米亞,白宮表示,制裁措施已經傷害俄羅斯的經濟與盧布匯率,而且美國已經準備好對俄國採行更多制裁措施。
正當美國和歐洲懲罰俄羅斯侵略克里米亞而啟動制裁之際,全球大型投資機構考慮削減投資俄羅斯可能是更有效的方式。據市場專家稱,過去幾年國際巨額資金大都流入俄羅斯國營企業,而這些國營企業正淪為普京的政治工具而風險大增。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公投結束後,克里米亞人17日將自己擺放在風尖浪口,面對的將是不確定的未來,因為加入俄羅斯的決定讓克島未來數月可能陷入經濟混亂、法制真空的窘境外,在東西方大國博奕下,克島與烏克蘭現實的依存關係,逐漸浮出水面。部份民眾已經舉家外遷,以免俄烏對峙遭池魚之殃。
上週日克裡米亞全民公投後,加拿大進一步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高級政府官員實行經濟制裁和旅行禁令。
俄羅斯官員週一(17日)首度承認該國經濟陷入危機中,一改該國政府先前聲稱的:儘管俄羅斯增長疲軟,但可經得住西方國家因烏克蘭衝突而實行的制裁。
在過去一週內,美國財政部發行的短期國債債券被拋出1000億美元,專家懷疑此乃俄羅斯為避免可能的經濟制裁所帶來的損失而做出的撤資行為。
總部位於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週四(13日)罕見地介入烏克蘭危機,稱其將加強與烏克蘭的合作,並且暫停俄羅斯加入該經合組織的作業程序。
(新紀元週刊367期,作者謝田)烏克蘭的巨變震驚了世人,人們還在觀察烏克蘭的下一步會怎麼走,俄羅斯的干預會達到什麼程度,以及美國和北約將如何應對。雖然世人關注的焦點是烏克蘭的政治、外交、主權和領土,這些暫時的、壓倒性的難題,但烏克蘭事件對民生的影響,烏克蘭經濟的未來走向,和烏克蘭政府的財政運作,也是事變中影響深遠的因素。並且,分析烏克蘭事件的經濟背景,對洞察...
共有約 15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歷史悠久的八引擎噴氣式轟炸機B-52一直是美國空中力量的標誌性象徵。這款特殊的飛機於上個世紀50年代誕生,預計要服役到本世紀60年代,甚至比駕駛它的機組人員老幾十年。作為美軍轟炸機艦隊的基石,B-52向美國盟友和對手發出明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