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亭、捉蒋亭、兵谏亭–中共为政治涂改历史

庄永康

人气 63
标签:

联合早报26日评论文章:《为政治效用治史?》。

历史人物的评价,这本来是史家行内的学术问题。但在日前的一篇文章中,论者却认为中国应根据“统一海峡两岸”的需要,而重新评定蒋介石。本文提出的思辩是,为政治目的而治史,到底好不好?

  拜读都人的《北京重新评定蒋介石的历史地位》(1月18日本版),颇有感触,想作些补充。

  首先应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重新检讨历史,为近代史人物重新定位的做法,意义可说是积极的。倘若我们要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智慧,莫过于能冷静客观地认识史实。在世界各地,过去因为政治斗争或内战的关系,让一些事实的真相隐蔽了,也让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失准。把治史工作做好,那是很应该的。

  再者,要是事情一如都人所说,他的评论在去年发表之后,迹象便显示北京逐渐为蒋介石恢复历史名誉了,并可能会称他为民族英雄。那么,也请让本人竖起大拇指,为我们“评论一族”的巨大影响力而欢呼!

  然而,眼下的中国是否有必要,或是否应该沿袭过去的作风,以当前政治需要来修订历史,给历史人物定位?无论从主观愿望或客观成果来看,都未免令人有所保留。与此同时,要促进两岸统一,是“历史地位”的攻势重要呢,还是民主与法治、肃贪倡廉、建设市场架构,拉近两岸老百姓生活水平来得重要?从目前局势看来,促进大三通,谋求双赢互利的条件,恐怕才是当务之急。

  先不说题外话,就以强调民族主义作为治史观点,便有许多方面是需要商榷的。民族主义其实是个中性名词,是把双刃剑,可向好的或坏的方面发展。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民族是立国之本,民族主义能加强国民凝聚力,面对外侮时敌忾同仇。但在坏的方面,一个民族可以通过它的强大力量,欺压其他民族,包括消灭其语言文化,19世纪欧洲列强向东方殖民的历史,提供了不少活生生的例子。

“汉民族”主义

  一直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其实是“汉民族”主义。无可否认,“汉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是发挥过作用的,辛亥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要靠它。不过,自满清的大业被推翻之后,中国便逐渐思考起本身的民族问题。民国之初,便有“五族共和”的说法。今天,中国许多开明学者更强调“中国不是个民族国家”。促进民族沟通的汉语不称“国语”而叫“普通话”,便是深具敏感度的构想。

  是的,属于汉文化的民族大义或许有助于促进台海两岸统一,但这一来,中国将如何协调国内的56个民族呢?或许你可以说,大部分的民族都“汉化”了。但事实上,仍然保留自己语言、文化、宗教的民族也是存在的。同时,中国也并没有排除对台动武的可能性,以“汉民族”的民族大义出兵,对其他民族又会产生怎样的“示范”效果呢?

  另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是足以令人担忧的,那就是海峡一方的民族情绪高涨,势必激起另一方反作用的做法。当然,台语文化其实也是汉文化的一支,除非台湾采用某种山地语为国语,“文化独立”的气候恐怕难以形成。但是局外人眼中的一些无聊事,有时是会在蒸汽锅原理之下加速成长。事实上,蒋介石时代的“白色恐怖”,在台湾便时时让人提起,以壮台独的声势。

历史人物的功过

  身处民族、宗教、文化多元的南洋地区,我们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和谐是靠互相了解、宽容、疏导而来。《北京》一文列举蒋介石维护民族尊严,傲首寰宇的事迹,无疑让我们体会到,这个历史人物确有其可歌可泣的地方——只不过,封为战神却大可不必。

  归根结底,蒋介石的评价,是如何治史的问题。严肃的史家都对我们说,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需要全面评价的,最好是不拘泥于单一的意识形态。比如岳飞是历代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但在“阶级斗争”时代,却有人认为他“曾经镇压农民起义”而“蒙上污点”,便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如果为了政治需要而把历史人物作“民族英雄”的定位,也很容易造成误导,会把他的缺点掩盖起来,甚至把当年错误的做法现也合理化。

  说到“对民族的贡献”是人物评价的重要准绳,那么评价毛泽东的治史工作就更加马虎不得。统一中国(大部分),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毛可说是功不可没。然而发动文革,他却把民族主义搞过了头,造成国家与民族的巨大耗损。天天批斗帝修反,中国当时其实哪有这么多国际敌人?但我们可以想到,如果对毛泽东的治史工作都没做好,那就遑论背了几十年黑锅的蒋介石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为了政治需要而编造历史,就学术而言是种极其恶劣的做法,也是前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最多恶评的地方。不符合当权潮流的人物,可以用喷笔剔除,让他不能留痕青史,这种造史文化已饱受西方讥讽。历史是可以涂来改去,可以“三突出”的吗?

  难怪已故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们学历史的人不当着重历史‘应当’如何的展开,最好先注重历史‘何以’如是的展开。”在《近代中国的出路》中,黄仁宇便是以如此严谨的态度来评价蒋介石的。

  此外,中国人的治史工作,其实还有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须要解决。要是蒋介石得到“平反”,那么抗日战争的历史也是须要重新评订的。抗战主力是谁呢?高歌游击队的功劳,低贬当时国军的贡献,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对捐躯者的后裔来说也很不公平。

正气亭、捉蒋亭、兵谏亭

  治史,其实也是对人民的一种交代。谈到蒋介石,人们便不期然想到1936年的“西安事变”,想到骊山上为纪念这件事而立的亭子。详情这里就不及细说了,蒋介石当时为逃兵变而躲到山顶的峡洞中,情形虽然有点狼狈,结果却是国共合作,为共同抗日提供了条件,历史意义是正面的。不过,亭子却三易其名。

  根据当地的旅游小书介绍,骊山上的亭子是1946年国民政府树立的,取名为“民族复兴亭”,同年又改名为“正气亭”。但在解放后,亭子却更名为“捉蒋亭”;改革开放,1986年正式正名为“兵谏亭”。旅游小书含蓄地说:“名字的变更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含义”。

  同样一个亭子,从“正气亭”到“捉蒋亭”到“兵谏亭”,其实也反映一个民族对历史时时拿捏不定。更深层的省思是:为了政治效用,一时说一样,老百姓要相信谁呢?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