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就医成聋哑 真爱父母创奇迹

标签:

极重度耳聋的黄侃,用6年时间学会了47个拼音字母,不仅可以开口说话, 还与正常孩子一起随班就读10年。这一切,与他父母的努力与付出分不开 ───

一次意外,改变了全家命运

1982年9月18日,武钢职工黄建钢、王红鹰夫妇生下一个胖儿子。王红鹰至今记得,孩子的第一声啼哭非常响亮,且没要医生拍屁股,是自己哭出来的。

儿子八九个月就会喊“爸爸”、“妈妈”、“阿姨”,人见人夸。十个半月大时,孩子发烧,到医院打针,一针超剂量链霉素打下去,发烧是好了,但孩子变了:“爸爸”喊成“大大”,常对声音没反应。

夫妻俩多方求医得知:孩子因过量使用链霉素已致“感应性神经耳聋”,属极重度耳聋,无法医治,将来只能上聋哑学校学哑语。

儿子将成为聋哑人!这个结论让夫妻俩无法接受,他们带儿子四处求医,不放弃一线希望,北京、上海、广州、合肥,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们求医的足迹。

儿子3岁时,他们渐渐明白,治愈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夫妻商议:面对现实。把早已为儿子买好的小提琴送人,做妈妈的开始下狠心,要教听不见的儿子开口说话。

47个声母、韵母,黄侃学了6年

从3岁起,王红鹰便开始用纸片、水波、气流,让黄侃感受声音。

啊、哦、鹅、依、乌、鱼,每学一个发音,要练习无数遍,念得母子俩口干舌燥。那些年,他们的身旁总是放有一个大水杯。

发后舌音时,黄侃老是将小舌翘起,不能正确发声,王红鹰狠心用筷子伸进去按住儿子的小舌,常令儿子作呕,眼泪汪汪。如此艰苦的练习,不光3岁的孩子难以坚持,连周围邻居也发话了:“真狠心!”

儿子求妈妈:别逼我学了。

“不行!”个头瘦小的妈妈不放弃,孩子咬紧嘴不发声,王红鹰逼他开口:“长着嘴,你就要开口说话!不然怎么与小伙伴一块上学?”

王红鹰满眼含泪告诉记者:“我是泪往心里流啊,但我打定主意要让黄侃学会说话,能与正常人交流,能上普通学校!”

他们为儿子配了一个盒式助听器。

6个寒来暑往,黄侃终于学会了47个拼音,坚强的妈妈为此热泪长流。

与正常的孩子一起成长

从3岁起,黄侃便被父母送进了普通幼儿园,学会从口形“看”人说话,并学着自己开口说话。

及至9岁,掌握了拼音的黄侃,在重度耳聋的情况下有了正确发音的工具。这之后,他创造了一个奇迹:10年随班就读。

小学6年,黄侃顺利地在武钢10小与正常孩子一起度过,成绩优秀,还是班上的体育健将,省优秀少先队员,并破格在小学入了团。

初中3年,黄侃在武钢16中学习,由于功课多且复杂,随班就读出现困难。王红鹰与丈夫决定陪读,从此,爸爸妈妈成了儿子的同班同学,爸爸学理科,妈妈学文科,儿子没有听全的部分,由爸妈回家补。

去年夏天,黄侃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来到市重点中专───武汉市艺术学校,学习美术专业。从此,一家人早上5时起床,5时55分乘头班719公汽从武钢到台北路艺校。仅路费,一个月就要花200多元。

继续创造奇迹

为了把失聪的儿子培养成才,黄建钢、王红鹰夫妇付出的太多太多:45岁的王红鹰提前退休,因患胃癌胃被切除五分之四;黄建钢也提前退养。

2日,记者在艺校教室见到黄侃。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前不久还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

妈妈正在帮他记笔记,见记者来找,妈妈叫他过来,用夸张的口型对他说:“这是记者阿姨。”他很快听懂,并礼貌地打招呼:“阿姨好!”

看着懂事的孩子,王红鹰一脸的欣慰。“这么多年的付出,值得!”为了黄侃,她与丈夫还放弃了二胎指标。不能让孩子成为国家的负担───这个信念给夫妇俩带来无穷动力。

我们今后的目标就是考大学!像南京的聋女大学生周婷婷那样!”瘦弱的王红鹰坚定地说。看着她坚毅的神情,记者相信,他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 (长江日报)

相关新闻
河南大学“文物级”礼堂遭焚毁 火灾原因成谜
孙俪夫妇为女儿庆生 “小花”脸蛋又被亲变形
杨幂新片票房预测不过亿 导演直播现场洒泪
俄法院判关押法轮功学员2个月 白宫关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