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芭蕾观感–以经典的名义 张艺谋被判了死刑

人气 6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1日讯】农民芭蕾和经典芭蕾

4月26日《大红灯笼高高挂》预演。媒体们看完之后,态度暧昧地沉默,终于《南方周末》出来说,“不像芭蕾。”

像芭蕾什么样?5月1日,比张艺谋更没有芭蕾修养的我受了刺激,破天荒第一次,去北展剧场看了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芭蕾舞团的《天鹅糊》。

据《新周刊》报导,北展附近正在修路,暴土扬尘的,坐出租车来的观众,不得不自己走进去。然而上座率接近100%。

一个红衣服的小丑跳出来了,蹦蹦跳跳一大阵,一大群人出来了,又蹦蹦跳跳一阵,穿着华服的国王、王后出来了。他们倒是不大跳,夸张地左伸一伸手,右伸一伸手。一大群姑娘,都是王子不喜欢的,然而他还是和她们跳了很久,因为双人舞,三人舞是很重要的——批评《大红灯笼》的人就说,作为芭蕾舞,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双人舞。老半天了,王子和他心爱的姑娘还没见着呢。

我明白了,所谓经典芭蕾就是,有许多不相干的人,有许多不必要的枝枝蔓蔓,为了技术的缘故,那么多精心编排的群舞、双人舞、单人舞总得有机会演示出来呀。因此节奏被拉得十分缓慢,中场休息的灯亮时,王子和白天鹅刚刚痛苦地分手。旁边一个显然比我更无知的观众问:“完啦?完啦?”

这和我们看京剧或者其它地方戏的经验有什么不同?在无关紧要的地方铺陈敷衍,进一步退三步,一节楼梯半天下不来。然而芭蕾舞是举世公认的高雅艺术,一个朋友的母亲说她为什么讨厌芭蕾,“男人的裤子都绷得那么紧。”真的,如果不是举世公认的话,恐怕早按风化罪论处了。

虽然是第一次看芭蕾,我也很快明白了规矩,演员一定格的时候,就要鼓掌。只要演员露出要定格的意思,我就预先把望远镜放下,准备鼓掌。如果演员表演了高难度的动作——一一连用脚尖旋转了十几个圈,然后像圆规一样稳稳立住,而不是一头栽倒,不辨东西;跳起来,在空中交叉挥舞双腿,半天没有跌落下来,我们就要热烈鼓掌。

四只小天鹅跳出那著名的一段时,下面观众惊叹,“真整齐!”我怎么觉得是应当的呢?这么千锤百炼的一出戏,在转多少个圈,在空中弹跳多少次,我都觉得是应当的,要不还成什么话?可是这不又成看杂技了吗?我们耍碟子的小女孩,年龄绝不比那红衣服小丑大,也会把碟子耍得满天飞,半天不掉落下来,引起观众惊叹。

我没有回避芭蕾的美,甚至那种美都使人厌倦。一举手一投足都经过设计,定格的时候,女演员的手指脚尖一定停留在最优美的角度,从哪面看都无懈可击。华美的服饰,也不会给人任何惊喜,好人是白,坏人是黑,而且白的雪雪白,黑的墨墨黑,音乐、舞美齐心协力,坏人出场的时候一定雷电大作,音乐紧张而恐怖,天地都暗了一暗。一切都是程式化的。

再看新鲜出炉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且不说舞蹈本来就是张艺谋的盲点,舞蹈没有充分施展至多和音乐有关,就算张艺谋懂跳舞,相信他也不会用那么古典的手法铺陈敷衍,慢慢道来。说舞蹈不好,那么短的时间又怎么出得来经典?——当然,时间长也没用,媒体已经认定了:“张艺谋这个农民怎么会导芭蕾舞?”

以经典的名义,张艺谋被判了死刑。

今天的经典与当年的流行

所谓经典,就像琥珀,是若干年前,可能还没有你我的时候就优美地凝固下来的东西。它的价值,是见证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年代和世界。那种凝固是不可撼动的,《天鹅湖》投观众所好加了一小段拉丁舞,已经有老资格的观众叫起来,“这是新加的。”我是没看出来,不仅因为没看过,也因为原有的每一段也不见得都是必要的,也就不显得新加的刺眼。

然而那个世界和年代,毕竟是久远的,和我们现在的现实——包括内心的现实无关的,那时候的人喜欢看,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我们也要喜欢看?

同是娱乐,芭蕾舞和交响乐就是高雅的,电脑游戏和赌马就是粗俗的?现代人被批评沉溺视听之娱,可是芭蕾舞就不是视听之娱了?我那在俄罗斯看过《天鹅湖》、《胡桃夹子》、《灰姑娘》的老妈,同时是电视八点档肥皂剧的忠实观众。回家的出租车上,我好奇地问她,“您看过的这么些芭蕾舞,有什么不一样吗?”她说,“动作都差不多,就是衣服和舞美不一样,这回的还不够漂亮。”再艳丽的电脑动画,也没有真人艳丽。不管是马戏、歌剧、客家戏,只要布景好,穿得好她就爱看。我觉得至少我老妈的态度是直接明了的。她不大提品味的事。

想了半天,大概只有张爱玲对高雅艺术发过微辞:

“交响乐因为编起来太复杂,作曲者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以后往往就沉溺于训练之中,不能自拔……乐队突然紧张起来,埋头咬牙,进入决战最后阶段……立志要把全场听众悉数肃清铲除消灭。而观众只是默默抵抗着……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知道这音乐是会完的。”

“歌剧这样东西是贵重的,也止于贵重。歌剧的故事大都很幼稚……一方面却用最复杂最文明的音乐把它放大一千倍来奢侈地表现着,因为不调和,更显得吃力。‘大’不一定是伟大。”

非得横下一条心来,才敢和经典作对。——如果说经典有什么坏处,最大的坏处就是它的霸道,稍微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会触怒忠心耿耿维护它的人们,这一回是记者们,倒没想到。维护它的人们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芭的团长赵汝衡现在一定知道这个滋味了。捧着一个薄胎花瓶似的,有什么创造力也被扼杀殆尽了吧。

张艺谋说过,他只是想让观众看戏的时候不犯困。相信当年《天鹅湖》的创作者志向也不过如此——谁是奔着经典去的呢?要是一开始就让人犯困,还怎么流传下去呢?但是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一点,经典成了另一个世界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成了笼罩在当代艺术家头上的巨大阴影。所以周星驰一出,风靡得他自己都没料到:我们被经典压抑得太久了,难得有一个敢跳出来把唐僧篡改得神憎鬼厌的家伙,简直是替大家出了一口气。

不用调查就知道,《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观众,更多的是电影的观众,而不是传统芭蕾舞的观众。

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芭蕾拒绝昏暗: 张艺谋的成功与失败 (6/11/2001)    
  • 与张艺谋较劲的何赛飞 (6/9/2001)    
  • 门外汉张艺谋令中国芭蕾舞思考 (6/7/2001)    
  • 继舒巧之后赵明再次质疑张艺谋 (6/7/2001)    
  • 张艺谋反击:我不同意舒巧的批评 (6/7/2001)    
  • 张艺谋出任“三大男高音音乐会”的“灯光师” (6/7/2001)    
  • 著名舞蹈家舒巧:张艺谋犯了大忌 (6/1/2001)    
  • 张艺谋的《大红灯笼》﹐有人喝彩有人叹息 (5/22/2001)    
  • 张艺谋谈《大红灯笼》:玩一把芭蕾挺累 (5/10/2001)    
  • 《大红灯笼高高挂》无人喝彩 (5/9/2001)    
  • 评论﹕张艺谋的尴尬与陈其钢的愤怒 (5/9/2001)    
  • 《大红灯笼高高挂》无人喝彩 (5/8/2001)    
  • 脚尖上的红灯笼 张艺谋第一出芭蕾 (5/7/2001)    
  • 张艺谋的芭蕾舞剧在中国引起相当争议 (5/6/2001)    
  • 《大红灯笼高高挂》首演 观众感受感官精神双重刺激 (5/3/2001)    
  • 陈其钢一怒为“灯笼” 张艺谋笑容难掩尴尬 (5/2/2001)    
  • 张艺谋的芭蕾版《大红灯笼高高挂》纯属大杂烩 (4/30/2001)    
  • 张艺谋打着“灯笼”找观众 (4/13/2001)    
  • 演员介绍:《大红灯笼高高挂》“三姨太”–朱研 (4/11/2001)    
  • 《大红灯笼高高挂》第二女主角:张剑 (4/11/2001)
  • 相关新闻
    张艺谋的芭蕾版《大红灯笼高高挂》纯属大杂烩
    陈其钢一怒为“灯笼” 张艺谋笑容难掩尴尬
    《大红灯笼高高挂》首演 观众感受感官精神双重刺激
    张艺谋的芭蕾舞剧在中国引起相当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