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大陆高经济成长率 暗藏警讯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9日讯】 是的,台湾人是该醒了,但不是该醒在所谓“劳工要更努力、要更乖”等等上头,而是不该再误解所谓经济成长率下降的原因。想探究真正原因,则可从大陆经济成长率达百分之七点九一事观察起。

大陆经济成长率全球一枝独秀,背后呈现另一个事实,就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经济成长率都在逐年下降。包括财经制度完善精细的新加坡,和东南亚新兴产业国全都在列,较不受影响的反而是那些自产自销的国家。

事实是,地球资源有限,人们技术有限,破坏自然资源的速度远比降低破坏的智慧和智能发展快速,而这些有限的、已被发现可作为再生产运用的可用资源,不仅仅一天一天枯竭,而且“只能”被转化为“有限度”的财富。而这些财富能做的“再生产”也极为有限,除了因为人类反应迟钝,致使财富集中金字塔顶端人口外;这些有限的财富,也只能在全球各地转来转去。加上可资转化为货币的财富实质增加的速度缓慢,但懂得运作资本市场法则的人口增加却相对迅速,全球人口所能分配到的劳动付出和劳动所得就一点一点被稀释掉了;付出增加,但所得却不成比例渐渐减少,埋怨增加,社会负担无形加重。

中国大陆的民主和资本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好消息。但开放的脚步,意味着十三亿人口的上层领导阶级,意欲领导十三亿人学习资本市场的运作,将国家由自给自足转变为国内外交换,对全球经济的财富分配来说,其影响当然是非常巨大的。

对企业主来说,谁不想减轻肩上的重担?哪里有更好的条件,可以使企业成本降低,他们就会往哪去,谁想负债、垮台呢?因此,国际间的资金移转情况加钜,速度也加快。当然,只要资金移出又不转回头,倚靠资本市场运作的国家自然经济成长率下降。成长率下降和人们付出多少心力工作是无绝对关系的,过去,生产线环环相扣之间的不顺

畅,人事和制度的不完美,不也是企业运作时的负成本吗?若将员工要求工作福利的“负成本”,代换入过去制度面不完善的“负成本”(现在各方面衔接都比较有效率了,不是吗),不该是相互抵销的吗?那么,为何成长率下降、企业出走,要怪罪劳动人口呢?那只能说是企业想出走的借口罢了!

“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了”,人们长久以来都是这么被催眠。失去钱就失去信心,那么那个国家当真就什么事都办不了。台湾除了做代工,就没有什么可以做了吗?除了以破坏换取财富,就没别的可以做了吗?笔者认为不见得如此吧!怎么样以创造或保护的观点来看待产业发展,应该是我们短期可走的方向吧!

资本主义出了问题,要怎么改善才能裨益全球的人,包括始终被忽视,从不被“建设投资”的黑色大陆,大概要专家学者来伤脑筋了。

另外,其实大陆经济成长率也在下降吧!一九九二年曾有百分之十四的纪录,所以百分之七点九的数字应该是一个警讯。这意味着有限的资金投入,只能造福十三亿人口中的少数人,但当懂得资本市场运作的人愈多,加入的人愈多,那么分配不平均造成的民怨将快速增加,其中的负面影响力不言可喻。如何教化贪婪人心,提升大多数人民的智慧,落实非功利性的教育,才真正能使大陆人免于灾难折磨。(中国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更可怕的是中国政府信用的破产 (7/23/2001)    
  • 厉以宁:大陆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7/21/2001)    
  • 北京办奥运大陆经济社会多项问题待解决 (7/21/2001)    
  • 下半年 大陆出口将大幅下滑 (7/20/2001)    
  • 大陆经济潜藏危机 (7/18/2001)    
  • 经济学家称 大陆申奥成功后要防止腐败加剧与通货膨胀 (7/17/2001)    
  • 纽约时报指大陆一学者担心遭逮捕潜逃美国 (7/3/2001)    
  • 何清涟不减知识分子良知 (6/29/2001)    
  •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骗局 (6/27/2001)    
  • 台港澳和大陆经济关系面临跨国公司挑战 (6/23/2001)    
  •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骗局 (6/22/2001)    
  • 学者称大陆经济陷入金融危机后最严峻战略困局 (6/19/2001)    
  • 大陆荒漠面积逾国土27% (6/18/2001)    
  • 厉以宁称入世后大陆银行应实行混业经营 (6/15/2001)    
  • 受美国经济成长减缓影响中共将扩大内需因应 (6/11/2001)    
  • 中国大陆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 (6/5/2001)    
  • 六四平反有待大陆发生另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6/4/2001)    
  • 大陆社会的种种怪现象 (5/28/2001)    
  • 大陆CEO 被讥为冒牌货 (5/22/2001)    
  • 五月8到17日 美机六度侦察大陆上空 (5/20/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