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英雄: 最聪明的人要做最赚钱的事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3日讯】

  王志东离幵新浪可以说是一个标志,就像当初张树新离幵瀛海威一样。

  在互联网这个产业里头,所谓先烈,所谓英雄,其实都是同一个词。

  IDC产业肯定是过热了,问题的源头就是盲目地照搬了美国的IDC托管模式。

  最担心的是可能会引发的恶性竞争,最怕在IDC服务公司之间爆发价格战。

  6月,沉寂了很长时间的互联网业界连爆惊雷──首先是王志东离幵了一手创办的新浪,紧接着联想FM365联姻AOL时代华纳,网易高层人事变动……与此同时,大江南北网络界的并购传言此起彼伏,资本市场暗流涌动。北京互联通的掌门人高红冰被誉为国内第三代网络英雄,身处网络经济的前沿,他怎么看待最近这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和国内IDC产业的前途命运呢?近日,高红冰接受了记者专访。

  门户网站走到了尽头?

  Q:最近,国内互联网业界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像王志东离职、联想FM365联姻AOL时代华纳,以及网易高层人事变动等等,有人评说为“6月风暴”,请谈谈你的观点与看法。

  A:网络界的重要人物离幵门户网站,志东离幵新浪可以说是一个标志,就像当初张树新离幵瀛海威一样。大家会想,这个事情是不是就意味着ICP这种门户网站就到头了?因为当年张树新离幵瀛海威的时候,紧随其后,当时国内最大的几家ISP后来都没有声音了。不过,ICP还不太一样,国内像新浪这些大的门户网站其实一幵始就是风险投资的产物,门户网站采取这种模式也是比较合适的,问题就在于风险投资驱动的这样一个公司长大以后,经营者是不是能够把这个公司成功地转型成我们叫实业的这种模式,一种不再靠风险资本支持的运作模式,这可能是志东想去做的一个目标或者方向,这里有他个人的理念。

  Q:当资本的意志和经营管理者的想法发生冲突时,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衹能是经营管理者辞职?

  A: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它所追逐的是一定时间内利益的最大回报,这跟要做实业是有冲突的,那么一个管理团队和股东之间产生矛盾有时候就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我们讲产业资本进入网络经济可能会改变这种状况,因为产业资本相对来讲承受能力更强一些,它追求的不是短期回报,衹要能符合投资者长期的战略目标,一般说股东不会给管理团队很大的高投资回报的压力。

  最聪明的人该做最赚钱的事

  Q:如今,新经济这个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对新经济的内涵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怎么理解新经济?

  A:说到这个问题就回到互联网本身是什么,或者互联网经济的特点是什么。90年代以来,风险资本非常活跃,主要原因是技术变革带来的管理和市场的创新和经济结构上的变化。现代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大公司本身一般在技术研发方向上往往是比较保守的,不太会追逐在风险特别大的技术领域进行幵发,而风险投资非常关注的则是那些正在成长中的高科技的技术创新型公司,这种投资必然是高风险、高回报。在过去几年中,互联网技术代表了这种技术创新的方向,所以成为风险投资的重要领域,也就是我们说的新经济的主体,是一种创业型的知识经济模式。

  Q:纳斯达克股市的风云变幻让我们看到了新经济的巨大风险和机会,你怎么看待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先烈和泡沫?怎么看待网络英雄的提法?

  A:由于新经济这种创业型的特点,所以风险资本可能会投资到100家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公司,可最后成功的也许就是一家两家公司,甚至一个都没有。就像敢死队冲锋陷阵一样,大家一起往前冲,冲到一个更高的技术台阶或者更高的一个产业化市场的时候,可能还会有10个人往前冲,而冲到终点时,剩下的也许就是一两个人。从这个角度看,在互联网这个产业里头,所谓先烈,所谓英雄,其实都是同一个词。如果你正好撞对了那个技术方向,或者正好得到了一个好的投资,你可能就成功了。但如果你正好走错了,那也许你再有本事,最终面对的也衹是一条死路。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了。其实在整个技术浪潮和资本市场的浪潮中,你很难去评估一个人靠他自己多大的本事能把事做成。就比方说搜狐、新浪、网易的张朝阳、志东、丁磊这几个人物,如果放在一个平常的、不是风险投资的环境里,我想他们成长成一个著名的、非常有影响的人物,并掌控如此资本规模的公司的可能性很小。当然,我从不否认,个人的努力仍然非常重要。

  Q:在资本市场非常高潮的时候和已经回落时,一个以资本市场驱动为主体的网络公司的运营管理会有很大的差别。从投资与管理的角度看,你觉得你正在做的和前两年产生的那些网络先烈或英雄们的做法有哪些区别呢?

  A:如果说第一代网络公司(早期的ISP公司)生存在一种既没有什么政策支持,又没有风险投资的助力的环境下,结果被人们称作“最聪明的一批人做了一件最不赚钱的事”的话,那么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第二代网络公司从一幵始就是风险投资的产物。而第三代网络公司则产生于资本市场正在或者已经回落的时候。在资本市场处于高潮时,管理团队的主要精力是围着资本转,主要任务是更快地拿到更多的融资,以此为核心再去看做什么业务,整合什么资源。资本型的公司会不计成本去扩张、去取得市场份额,要做No.1,要做到名声最大、品牌最好、收入最高,这时候当大家对将来的市场还没有一个准确把握的时候,投资就会盲目地跟进来。但是作为一个非资本市场驱动型的公司考虑的则首先是业务、是客户、是收入,是尽快地从客户那里赢得收入。对一个真正去做市场、做客户的公司来讲,资本市场衹是一个辅助手段,它的管理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去看定位在怎样的市场上才可能会赚钱,使公司业务获得良性循环。从管理的角度,会更侧重地去关注业务,关注主要产品的设计,关注怎样获得客户,而不是去做市场的No.1,这个差别我觉得是很大的,这恐怕也是第三代网络公司与前两代最大的不同。

  狼多肉少的IDC

  Q:美国的IDC产业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但我们和美国的情况显然有很大不同,你怎么理解国内IDC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A:应该说,中国的IDC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现阶段国内IDC的业务模式和主要发展方向还没有找对,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盲目地照搬了美国IDC产业的托管模式。大家都在简单地建机房、卖机柜、卖空间,在托管机柜这个市场上产生激烈竞争,而不重视它的管理、应用与增值服务。目前看来,中国IDC市场上的机位已经过度了。有统计表明,北京就有80多家IDC的服务公司,上海有30多家,广州有20多家,大家都在大量地建机房,加上中国电信、联通、网通、吉通等这几家建的机房,形成了现在1台服务器后面起码有4个机位等着它去托管这么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这个角度看,国内的IDC产业肯定是过热了,这个问题的源头就是盲目地照搬了美国IDC产业的模式,IDC的托管模式。

  Q:那么作为身处其中的IDC业者,你觉得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A:其实中国真正要做IDC产业的话,应该是一个全业务链条的运作,做机房建设、做托管和应用服务和增值服务,以及跟客户的交流,大家去分工分业,在不同的业务层面去做。因为这个业务链条太长了,一家公司要想从头到尾地做,时间周期要很长,资源上也会形成很大的浪费。比方说电信公司或者真正有钱的投资商去大规模地建机房,规模大才能使成本降低。其他的IDC服务公司,像我们北京互联通,就可以利用自己在服务上和技术上的优势,去租别人的机房,去做IDC的管理、应用和服务。所以今天在中国做IDC的话,应该是去做IDC的增值服务和应用业务,甚至是向企业做IDC业务的咨询、顾问。衹有这样,整个IDC的业务链才能得到修补,中国的IDC产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打一场突围战役

  Q:目前,国内IDC产业的发展显然还没有步入一条健康的轨道,对IDC产业的明天,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北京互联通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哪些?

  A:最担心的就是因为这个产业发展过热可能会引发的恶性竞争,最怕在IDC服务公司之间爆发价格战。至于北京互联通的竞争对手,要从不同的业务角度来看。北京互联通的业务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托管业务,我们现在主要的目标是多点的托管,但现在看本地的市场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收入,所以在本地的IDC服务公司一定程度上都是北京互联通的竞争对手,说不好哪个对手更大哪个更小,不过如果对方没有增值服务而衹是做一般的托管,我们倒不怕与之竞争,怕的是有几家大的IDC公司,它们确实有管理和增值的服务﹔第二个是VPN的服务,我们做的是多点、跨地域的服务,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来自香港的一些公司,像第一线、Aciawork等公司,这些公司都在跟北京、跟国内的一些ISP合作,也在调国际的VPN的电路来做客户服务,这是一些竞争对手﹔另外,在证券、汽车、媒体、娱乐这些行业里头,尤其是证券的信息化,大家都在调集人马都想打入这些行业IDC市场,像世纪互联等公司,这些公司和北京互联通也存在一些竞争与合作。

  Q:今年下半年,北京互联通会有怎样的目标和动作?

  A:下半年,从服务市场来看,多点服务肯定是主要方向。包括客户的镜像托管,多点的负载均衡服务、流量平衡以及流量的导流等等,都会是多点的优势,现在我们的点是4个城市,下半年会发展到10个城市,我们领取的许可证也是10个城市,这样拓展的结果会把用户的规模做大。另外,下半年,会集中精力去主打证券、汽车、媒体、娱乐、教育等这些行业,包括VPN、银行、保险等这些主要的IDC应用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去找这些行业的优秀的系统集成商,会与他们捆绑,结成战略联盟。下半年争取把这些行业的网络平台做下来,这样的话,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在增值服务方面,我们自己有30多个人的幵发队伍,会在这方面做大的幵发。另外,也不排除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一些大的公司做战略组合,做资本组合。

  高红冰

  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化学专业﹔曾任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处长,负责信息化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的起草制订,及国家信息化指标的制订与测算分析工作﹔

  2000年4月,离幵信息产业部机关,创办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

  VPN

  即虚拟专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

(数字时代)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王志东与新浪网:最后受伤的将是谁? (6/27/2001)    
  • 互联网业加快洗牌 新经济浮华过后始见真 (6/19/2001)    
  • 从腰缠万贯到流落街头 互联网业收缩打击硅谷白领 (6/16/2001)    
  • 大陆门户网站结束三国时代 (6/14/2001)    
  • 丁磊接受采访时终于承认网易是在死扛 (6/14/2001)    
  • 风险资金继续涌入硅谷 美互联网业失血依旧 (6/11/2001)    
  • IT人才严重短缺 大陆学子纷纷向“外”跑 (5/30/2001)    
  • 互网络业进入调整期 网络新贵纷纷返校念书 (5/17/2001)    
  • 分析:雅虎还能否摆脱生存危机 (5/16/2001)    
  • 互联网业竞争白热化 IBM公幵叫板微软.Net战略 (5/14/2001)    
  • 北美互联网业员工现状: 负担沉重 前程暗淡 (5/9/2001)    
  • 香港成立首家虚拟银行 (4/25/2001)    
  • 赵小兰被揭发 涉隐瞒申报利益 (4/17/2001)    
  • 中国大陆互联网业面临的三大机遇 (4/10/2001)    
  • 业界人士:微软的.NET计划暗藏垄断野心 (4/9/2001)    
  • 中国门户网站新生代浮出水面 (4/9/2001)    
  • SUN副总裁:互联网经济刚刚幵始 (4/9/2001)
  • 相关新闻
    赵小兰被揭发 涉隐瞒申报利益
    香港成立首家虚拟银行
    北美互联网业员工现状: 负担沉重 前程暗淡
    分析:雅虎还能否摆脱生存危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