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新闻

生物科技外包–创业及现状

美西玉山“生技论坛”

【大纪元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记者张倩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市报导)20年前从台湾开始,亚洲掀起电子产业代工潮,很多公司为更大的公司做一些代工。代工,也叫“外包”(Outsourcing)。是客户将全部或部分工作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的服务模式。外包能为公司瘦身,让公司虚拟化后,可以善用全球资源。

现在医药界也有类似的“委外研发服务”(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简称CROs)。CRO的服务在新药的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新药的开发,临床前研究,临床笫一、二、三 期的研究等。最近由于美国医疗健保的改革、专利药到期,世界各大药厂采用新药研发外包策略、以便能更快、更省成本的达到成功。于是,好的CRO公司已成为大药厂及新兴生技公司多方争取的合作对象。

1月 26日晚,美西玉山科技协会在圣塔克拉拉市举办了2010年首场活动:“生技论坛”,由李家荣理事主持,邀请到两位生物科技界创业新秀QPS Holdings的创办人简铭达博士,与Formurex公司的共同创办人张东晓博士,分享他们创建CRO公司的经验。

李家荣博士(Dr. George Lee),是国际知名的类固醇荷尔蒙学研究先驱,目前是美科创投(AmKey Ventures)的共同创办人及合伙人,专门投资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公司。李博士表示,CRO公司在制药界是很重要的机构,成长很快,主要有2个因素:一是大药厂节省成本,另外目前美国奥巴马总统的医医疗健保的改革,降低医药价格,大药厂纷纷寻找CRO公司协助。

“CRO公司有很好的盈利,但是责任也很大,如果它做不好做,会影响一个(价值)几十亿的药物获得美国政府批准。所以 CRO公司要不断增长自己的技术能力。”李博士提到,最近也发生过几起制药、生产、研发方面有问题而被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关闭。美国先后有三家制药公司,生产琥珀酸美托洛尔可压缓释微丸,因质量问题, 两家已被FDA书面警告而被迫停产,包括Sandoz Inc 和 KV Pharmaceuticals等跨国制药公司。

如果想创建制药业CRO公司,李博士建议:“从做药最开始找化合物,到做动物药理,到人体临床,整个过程中,除了很大的药厂可以包下来,每一部分都有单独的CRO。如果要创业,就看你在哪一部分有能力,就可以切入。”

简铭达博士于1995年成立QPS公司(Quest Pharmaceutical Services),从事bio-analytical GLP的服务,目前QPS辖下有三个公司,提供bio-analytical GLP等、第一期临床服务的研究,临床/生技分析的服务等。QPS作为 CRO公司,获奖无数,包括2005年由Wharton SBDC所颁发的”Philadelphia 100”、大费城地区成长最快的前一百大公司。简铭达本人亦获得 2008年德拉瓦生技协会颁奖的年度贡献奖。

简博士介绍了QPS做为CRO公司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做企业家的经验。他提到,美国的CRO市场最大,公司面临的竞争也大;接下来是欧洲。亚洲成长快,但市场还是比较小。相对而言,在台湾的竞争小,但台湾要发展CRO要克服一些困难,因为大的制药公司希望能和提供多种技术的CRO公司合作,所以台湾需要多个CRO公司合作。大陆在新药发现、合成药方面发展快,但在实验数据质量方面要提高。

谈到QPS的独特,简博士说:“我们公司雇佣很多博士学位的员工,占员工25%,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40%,在技术方面我们很强。”

简博士总结他作为企业家的经验:“第一乐观,有企业背景知识和技术,第二有家庭的支持,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第三;和正确的人合作,因为是长期合作,要和正直、有人格的伙伴合作。再有,经营企业要谦虚,不能得意忘形。谦虚会减少失败。此外,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简博士表示,QPS自创立以来没有发生过资金不足:“QPS公司成立13年了,从一开始我们每年都盈利,就把盈利的钱又都投入公司,扩展公司。”一下步,简博士说,QPS将在亚洲、欧洲立足,继续发展、并购。

张东晓博士是Formurex的执行长外,也是加州Stockton的太平洋大学的医药化学助理教授。他曾在Bayer公司担任研究科学家,并是从事抗体研究的Epitomics公司共同创办人及副总裁。他在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获得生化博士学位,有36个专利申请,其中7个专利已获通过。

张博士介绍:“ CRO这个潮流越来越大,美国带头,现在大陆、台湾也在发展。”

张博士四年前和伙伴在加州Stockton共同创建了Formurex公司,是做药剂的CRO公司,主要帮大制药厂做药片、胶囊、喷雾、贴剂等不同的剂形。Formurex创建以来一直盈利,张博士表示:“CRO特点是比较容易赚到钱,公司不需要太多风险投资,就可以创建、增长,这对一个企业家是很好的机会,因为做一个药厂是很难的,从CRO开始,为别人代工开始,相对容易。”

张博士自豪的说:“一路走来,我觉得蛮值得,而且确实对制药做出了一定贡献,这么小的一个公司,现在已经服务了30多家公司,100多个项目,所以很自豪。未来我们要扩大公司,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些特殊的技术,可以创立一个新的公司等等。”

“CRO公司以后竞争会比较激烈,一般来讲,每个CRO公司都有一个自己的特点(niche),自己的技术、经验和地理位置,譬如湾区没有做药剂的CRO,我们就比较独特,我们虽然小,但发展的比较顺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