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阳光

浮生行吟:给彼此转圜余地

办公室里有位同仁,行事风格大而化之、迷糊又健忘,她周遭的环境总是失控脱序、芜杂凌乱,因此,常常乘便将琐碎长物随手堆放,邻座的我的办公桌也是她的置物处。所以,看她大呼小叫、翻箱倒柜的找东西,是不时会发生的情节。然而,经过一年多的相处,了解她的脾气秉性之后,倒也不以为忤,适时适度的伸出援手就是了。经年累月下来,还颇为得意于自己的宽容大度。

不料,日前,同样的状况再度重演时,她竟意有所指的向旁人宣称,是我拿走了她的资料。一时蒙受不白之冤,又长期饱受困扰,倍感委屈,正要当面极力说明之际,却想到了这么做的结果,必定让对方尴尬难堪,自己也会过意不去,就隐忍而一笑置之。给彼此留个转圜余地吧,在其中,双方都可以反思、调整,事情就会有转机。而瞬间小小的一念,能够息事宁人,倒不失为一个良策。

这一阵子,因为露营活动在即,孩子们的晚会表演节目,正如火如荼的准备着,静静的旁观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不禁要赞叹青春的壮盛与美好。自开始的扭捏作态,到如今的专注投入,点滴在心头,相信孩子们也从过程中,学到了许多。选曲、编舞,排练一切都已渐上轨道,鼓励他们尽力就好,无须患得患失。艰难的部分既已解决,谅必,日后会平和顺畅的循序渐进,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波澜再起……

单纯天真的孩子,为了多争取时间排演,竟不惜乞怜欺骗其他老师。这以目的取向而罔顾道义的做法,严重的违背诚信原则,身为导师的我,岂可轻忽纵容?一定得找个机会教训一番。然而,事先也不忘提醒自己:给彼此留个转圜余地吧,在这里,当事者可以检讨、修正,状况就会有变化。果然,有告诫也有肯定之后,孩子们面有愧色,却也不减高昂的兴致,与热切的期待,如此,事情的发展,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因为最近的这两件事,连带想起了一桩禅宗公案,说的是:白隐禅师素来过着纯洁的生活。邻居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孩未婚怀孕了,她的父母非常生气,严厉的逼问那男人是谁?女孩先是不肯说,后来实在躲不过了,就供出了白隐禅师的名字。她的父母勃然大怒,气冲冲的去找白隐禅师算账,禅师听完后,只说了一句:“哦,是这样吗?”孩子出生以后,就被送到白隐禅师那里去照顾。

此时,白隐禅师已经名声扫地,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受到干扰,只是默默的承受着种种的责难、非议,和独自细心照料着这个小生命……一年后,孩子的母亲实在忍受不了良心的苛责,终于将实情告诉了父母。原来,孩子的生父是邻村的一个年轻人。她的父母得知真相后非常惊讶,立即去找白隐禅师,向他致歉、恳求宽恕,并将孩子领回。白隐禅师把孩子送还给他们时,只轻轻的说了一句:“哦,是这样吗?”得道睿智的修行者,任怨、任谤、宠辱不惊,以缄默的承担来回应困境,给予的转圜余地是多么大啊!它足以扭转颓势、化险为夷,促使结局圆满美好,实在令人感动赞佩。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如同宋朝法演禅师说戒时提到的:“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福不可受尽,受尽则缘必孤;话不可说尽,说尽则人必易 (易,生变也) ;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人必繁。”这些无非是在警示我们,凡事皆不可太过极端、绝断。给彼此转圜余地吧,在这个弹性空间里,生命得以回旋、思索,进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