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

他人是自己的镜子

人总是容易陶醉于自己的长处,而对自身的缺点视而不见或采取逃避态度。但是对他人,却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只看到别人的不足。批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充耳不闻、故步自封甚至怯懦地逃避。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必定是善于从批评中汲取营养的人。当别人提出建议时,不应该气急败坏的去反驳他,而是耐心的听完,最后再说声谢!不管是不是对的,有没有建设性,听一听,一点损失也没有不是吗?

人生难得,要把握住生命的每一个学习;常以人为镜,进而以史为镜,更以圣贤行径为镜。只要从纷扰的世界中静下心,就会很容易发现,别人恰巧是一面镜子,你的一举一动都反映在镜上。这块“人镜”不像普通的镜子般一目了然,要静心,也要勇气,才能面对镜子上的自己。

智慧者,以人为镜,把别人照自己。愚痴的人,以水为镜,在水里照自己的影子;以别人为镜,别人有优点,我们精进学习;别人有缺点,我们检讨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对别人不要苛责,对自己不要宽容。以原谅自己的心,原谅别人。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和敢于直谏的魏徵,被公认为贤臣明君的典范,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在历史上也被广为传诵。魏徵对于太宗,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只要认为不恰当的地方,都会马上提出纠正。魏徵去世的时候,太宗悲伤不已,并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不仅是因为有魏徵这样的忠直之臣,更因为他有善于倾听的态度和面对错误的勇气。

倾听别人的批评,其实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没有这样的胸怀和觉悟,是很难集思广益、获得成功的。如果一意孤行,不听从他人批评和意见,肯定会蒙受很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接收他人的良好建议,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

这样时时检讨,纵然不能转凡成圣,也可变化自我的气质,一天天地,使自我的气质升华。你会善用这一块“人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