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开心农场慈善版 阳明教养院生乐种菜

【大纪元2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虹瑾台北18日电)“今天点心泡面加芥菜,菜我种的哦!”冬季的阳明山早晨气温低,阳明教养院生“牛牛”冷得直打哆嗦,却仍起了个大早、换上工作服,拿起镰刀与锄头,前往“开心农场”种菜。

台北市阳明教养院的后山有片种满各种蔬菜的菜园,从胡萝卜、甜菜根、高丽菜、青江菜、卷叶莴苣,到大蒜、辣椒、紫苏等,应有尽有。这片菜园原先名为“晴园”,但现在所有人都改称它为“开心农场”。

阳明教养院院生多为中、重度智障或重度智障合并其他障别患者。院长孙丽珠表示,为辅导院生发展多元技能与专长,园方安排一系列职能辅导课程。其中“园艺组”课程结合“园艺治疗”与“精神疗愈”,院生每周下田至少4次,不仅可活络手脚,也借此习得一技之长,在种菜乐趣中找到成就感。

教养院职能发展课辅导员洪玉昭指出,从育苗、灌溉、施肥、除草到收成,院生都必须自己完成,还要自行搜集厨余和树叶,做成有机堆肥。她说,收成后,院生常拿着自己种的菜煮起小火锅,也会前往院内各处室兜售青菜,“俗搁大碗”的有机蔬菜总是很快被抢购一空。

洪玉昭说,今年拟扩大“开心农场”规模,增设许愿树、烤肉区与小舞台,未来农场不仅能种菜,还能在里面办联谊、唱卡拉OK。

此外,院方未来拟结合邻近文化大学、台北市花卉中心与浩然养老院资源,办理更多菜园认养与团康活动,届时院生与志工、长者将在“开心农场”中有更频繁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