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争取高阶台商回流 劳力传产南移

【大纪元6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淑媛台北12日电)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一说有意回台设厂,经济部马上派出工业局长杜紫军拜会鸿海顾问黄南辉,表达全力协助鸿海回台。不只要帮鸿海,经济部正铆足全力掌握这波台商回台契机。

经济部长施颜祥已经对这波“台商回台潮”定调,以台湾目前的环境,吸引高阶制程台商回台为首要,至于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政策希望导引前往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劳动力人口多的印尼,更是经济部希望辅导产业转战发展的重点目标。

早在2007年,经济部即设有台商回台办公室,对有意回台投资厂商提供客制化服务。

经济部投资业务处官员表示,媒体大幅报导富士康加薪引发大陆台商经营困境的讯息,台商回台办公室的确接获不少询问电话,关切政府提供的土地、融资、租税优惠以及研发协助等讯息。

投资处长凌家裕说,“很多台商离开台湾10几年,的确不晓得政府有推出一些优惠措施”。至于这波大陆工资上涨压力是否会带动台商回台热潮,凌家裕认为很难断定。

不过,凌家裕在与台商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台商相当看好两岸签订ECFA(两岸经济协议)后的分工局势,认为利用地理优势,增加台湾生产线,供应中国大陆华南与华中市场,比从大陆内地供应沿海城市成本低;知名台商康师傅控股公司已经向经济部表达有意在后ECFA时代采取这项经营策略。

其实,随着两岸经贸政策松绑,从去年开始台商回流金额即开始大幅成长。

经济部统计,去年台商回台投资金额达新台币362亿元,但光是今年 1至 5月就已经吸引回台投资金额221亿元,达到今年目标金额380亿元的58%。凌家裕认为,在ECFA效应加持下,今年回台投资金额冲破400亿元大关,是可以期待的目标。

近期台商回流指标个案包括克缇国际集团,日前才标下光华商场的赛博数码广场,以及在台湾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宝岛眼镜(金可国际集团),都是最近才“鲑鱼返乡”的台商。

不过,“鲑鱼”返乡不如一条“大鲸鱼”入港要引人瞩目。富士康深圳厂接连发生员工跳楼事件,二度加薪的危机处理又带动大陆工资上涨压力,也让鸿海集团有意回台设立高阶制程厂一案曝光。

经济部官员坦言,早在今年年初,鸿海即已经向经济部讨论过回台设立高阶厂的计划,包括利用产业机械人的“自动化无人工厂”。当然,这不是一个完全不需要员工的“无人”工厂,而是只需要较少的员工,但要怎么找到适合的地,让工业局头痛不已。

目前工业局主管的北部工业区土地几乎已经额满,宜兰利泽工业区虽然有30公顷的土地,但都是分散的坵块,其中最大的坵块只有 5公顷。别说鸿海,其他厂商要回来设厂,基本上都要10公顷的完整土地,可见北部地区工业用地的确已相当饱和。

两天前,杜紫军衔命与鸿海顾问黄南辉商谈,了解鸿海需要政府协助项目,黄南辉表示鸿海内部要再全盘检讨,并未提出具体请求。但由杜紫军专程上门拜会鸿海这个动作,充分显现经济部希望掌握这波台商回台契机的企图心。

值得注意的是,总统马英九日前指示检讨经贸营运特区政策,再度引发外界对“特区”的讨论。

相关官员对中央社表示,目前“特区”概念相当混乱,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外劳薪资与基本工资脱钩的想法已经出局,目前最可行的方式是增加工资的弹性。

目前财经部会对设立特区与台商回流的连结,并未具体化。依照以往的经验,还是依照个别厂商的需求量身订做,若要设立一整块特区作为台商回流专区,在政策执行上恐有难度,因此提升自由贸易港区功能,成为眼前最可能的选项。

台商若以成本考量,成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台湾已经没有能量收容这样的劳力密集产业,回台进行高阶设计、研发,才是经济部想要争取回流的大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