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闻

华裔科学家脱口秀 笑翻老美 中国人困惑

【大纪元6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朱蓉儿编译报导) 去年,来自中国40岁的华裔科学家黄西(Joe Wong)第一次在美国深夜节目大卫赖特曼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出场表演,当他一走出来,只说了句:“大家好……所以我是爱尔兰人。”,现场一阵爆笑,从此展开他在美国各地俱乐部巡演的旅程。

没有喜剧演员愿意在众人面前出糗,然而,黄西这位从化学家转行,以移民经验出发、风靡美国的喜剧演员,却在13亿人口面前踢到铁板。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有鉴于黄西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成功,去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特别节目,主题是:逗笑美国人的中国科学家。尽管央视称黄西的成功证明“幽默无国界”,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播放黄西的任何笑话。

中国人困惑 笑点在哪?



在表演脱口秀的黄西(Joe Wong)(摄影:文蕾/大纪元)

中国的相声界闻声而动,相声演员丁广泉邀请黄西回国表演,结果大跌眼镜。丁广泉说:“那是一个不好笑的演出”。

2008年底,黄西在北京海淀剧院的第一场演出,说了一个关于停车的笑话,他说:“我不擅长体育,但是我喜欢路边平行停车,因为跟体育不一样,停车技术越差,就有越多观众为你加油。”在美国,这个笑话让很多人发笑;但在北京,礼貌又严肃的观众一脸茫然,很努力想听懂笑点在哪。

黄西解释,可能是国情不同,在中国开车想停哪儿就停哪儿。美国人觉得开自己的玩笑很有趣,但在中国,倒楣事儿没什么可幽默的。

网络上流传黄西一则配有字幕的演出,黄西的开场白:“我是爱尔兰人”,让美国人捧腹大笑,却令中国人感到困惑:这句话有啥好笑的?一名观众说:因为每个美国人都来自爱尔兰;另一个人则说:与这无关,是爱尔兰人本身就让人发笑。

在中国拥有50万名读者的文化问题博客作家和菜头表示,一般中国人不可能了解黄西的笑话,“如果笑话需要附注,就一点都不好笑了。”因此,他决定不向读者推荐黄西。

美国的脱口秀相当于中国的单口相声,相声艺术是中国的国粹,通常有两个人你说我捧的把包袱甩出。但是逐渐的,相声失去了观众。

中国美术学院民俗分校的校长吴文科(Wu Wenke音译)表示,相声表演令人失望。一些过去有名的相声段子现在认为是粗俗的,被政府禁止了。年轻一代开始喜欢带中国表演技巧的单人秀,当笑料包袱甩出时,会有注脚,解释为什么可笑。

在中国,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单人秀风靡上海滩,他调侃上海人的琐事、往事和中国人的大小事。他在点评中国购买美国债券时说:“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穷人要借钱给富人,就不可以自家分了吗?”“转念又一想,每个人可能只分到几块美金!”“因为中国人太多了。”

海外华人粉丝支持



在表演脱口秀的黄西(Joe Wong) (摄影:冯文鸾/大纪元)



在表演脱口秀的黄西(Joe Wong) (摄影:冯文鸾/大纪元)

尽管黄西在中国受到批评,还是有会说英语的老中粉丝。在一个海外华人网路论坛中,有人说他的笑话老套,另一派人则辩护说,黄西的表演显示: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是“书呆子”。

今年3月,在华盛顿广播电视记者协会(Radio and Television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的晚宴上,黄西在副总统拜登(Joe Biden)面前的演出十分精彩,赢得了长时间的起立鼓掌。为了准备这场演出,黄西阅读了拜登自传,在见过拜登后,他告诉观众:“我觉得还是书比较好。”

黄西是东北人,1994年留学美国,获得德州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黄西着迷上单人喜剧表演,参加了单人喜剧成教班,此后白天在一家制药公司做研究,业余时间演出。

实际上,黄西用科学家做实验的严谨方式筛选笑料,他在一些小场合测试了数百个笑话,“就像筛选癌症相关基因一样。”有时100个笑话中只有一个好笑,而在中国,数目可能更少。

黄西的父亲对儿子的成功也感到困惑。他住在靠近北韩边界的一个工业城市,是一名退休工程师。他为儿子感到骄傲,但儿子走上喜剧舞台并不是他所期望的。他说:“就像是黑母鸡下了个白鸡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