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独立评论】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25万亿

人气 5

【大纪元7月25日讯】为什么最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这么继续增加?
Flv下载观看 WMV下载观看
伍凡:各位观众好,现在是独立评论时间,前几期节目中,我们谈到了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的问题。最近,中国政府公布了很多具体的数据,今天我们再谈一下中国地方政府负债问题。

草庵: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3日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报告了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首次披露了备受社会关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而且温家宝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忧虑。但是,几乎与此同时,银监会给出了更为惊人的数字。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5万亿元的107.74%,地方本级财政收入3.26万亿元的226.38%。如果加上中央政府的6万多亿元国债和近 4000亿美元的外债,中国的债务规模占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伍凡:由于中国统计数据不公开,属于国家机密,外界很难了解真正的实际情况,在不久前高盛5月发布的报告认为,截至2009年底,地方政府总负债7.8万亿元,约占GDP的23%。但最近,著名的中金、花旗等分析机构发布报告,经过他们的统计,到2010年底地方债务将到12万亿元以上。如果再加上高悬的、没有进入统计的隐性债务,真实负债水平可能占GDP的70%~80%,即高达23万亿元~27万亿元。

草庵:审计署报告显示的2009年末政府性债务约合计2.79万亿,并未涵盖中国所有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不被允许公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他们的负债大多都是欠银行的,因此银监会的数据更准确些。而且各方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造成了数据的巨大出入。地方融资平台比较公开,但事实上地方政府也用其他各种方式融资,也有的地方政府的融资并未用政府名义,而是用地方政府所属机构名义,如果加上隐性债务,真实负债水平要比披露的多很多。相对而言,中金和花旗的报告更符合现实情况。

伍凡:地方债务规模在2009年迅速膨胀的原因在于,首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楼市经济刺激政策计划,国家放松了地方融资平台的管制。其次, 地方政府基于为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配套的现实考量,以当地名义加入更多投资,然而仅凭借地方政府本身的财力远远不够,主要资金只能靠负债。另外,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的差距过大。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无法维持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加剧了地方负债。

草庵:其实,从房地产上看,有个非常明显的事实。目前中国万科、保利、金地、招商、富力、复地、绿城、中海、华润和雅居乐十大标杆上市房企去年底手中的现金总额是1217亿元。但是,中国十大标杆房企的负债总额是4200亿元。2009年,十大房企净利润共计265亿元,以同样的利润水平还清4200亿元总负债,需要超过15年的时间。可见负债状况。而这些房地产企业的负债都与地方政府负债有相当大的关系。

伍凡: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而GDP考核机制也就成为地方政府短期行为的动因,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隐性举债的力度。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风险及其危害性就在眼前 ──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不仅让政府濒临破产,也让整个欧元区陷入恐慌。不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日前的“陆家嘴论坛”上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不必对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高负债率问题有过大的担忧。“目前政府负债率比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方,中央财政对这些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较大,可以逐步帮助其解决高负债率问题。”果真如此吗?

草庵: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地方政府确实和实行联邦制的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地方债务投融资平台的“破产”是不是就意味着地方财政的危机?其实中国地方债务的主体并不是地方政府,因此不能像其他联邦国家那样可以宣布破产,在中国,能破产的只能是类似于为地方政府贷款的公司或平台。如果这样看,中共就是实行一种无赖的政策。因为虽然是地方政府担保,而且借钱都是政府使用及安排。但藉钱方确实一些没有任何财产的空头公司,这些钱一旦无法偿还,只要这些空头公司一倒闭,地方政府就可以无债一身轻。倒霉的只有银行和百姓。

伍凡: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地方政府借钱,但银行承担风险。地方政府负债风险大小,要看资金具体投向何处。如果投于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使税收增加,风险还不会很大;如果是用于转移支付、产业投资以及建楼堂管所等,就会存在一定的威胁。仅从目前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地方负债数额在GDP、与地方政府收入中所占比重已经很高,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如果任由其发展,债权人难以回收债务,进而牵连至各个环节,最终导致风险向整个社会蔓延。拿银行来说,单个银行的风险,有可能积聚成有规模的金融风险,最终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草庵:在目前,中国现在还未到债务危机的程度,因为债务危机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时间,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国现在是2009年的突发性增长,到了2012年,银行风险急速增大的时候,胡温政府就已经下台了。面对风险的将是习近平李克强一代的新政府。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地方借债的当权者几乎全部都要下台了,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风险,对这些目前的当权者没有任何危害。

伍凡:事实上,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靠投资驱动。如果投资过度,地方政府突然没有举债能力,不能投资,将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而如果造成银行产生不良资产,那么金融能力降低将对整个国家影响更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官员称,部分地区银行在今年年初几个月的新增贷款中,有40%流向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风险正向银行转移,风险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时。

草庵:有个非常有趣的笑话,我认识的一位地方银行行长曾对我说:“听说你和国内官员关系好,如果你有我们市的财政收支的真实资料,请你给我一份 。”我当时听了他的话很吃惊,我问他:“我应该找你要资料才对,怎么会是你找我要资料?”这位银行行长说:“你不知道,地方政府主管对我们封锁财政收入资料,他们要我们放贷,我们要查核地方担保能力。我们通常只能以侧面打听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和负债情况,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对我们是保密的,而且是一等的国家最高机密。我们对地方政府甚至对于财政收入中多少能偿还融资平台的贷款根本就不清楚。 ”

伍凡:这就是典型的经济割据。地方政府不顾一切的负债的多头贷款也是银行监管的一处难点。部分大型基建项目地方政府将分别借来的贷款放在一个统一的资金池里,再根据不同的项目进度的情况,随时提取使用。这给贷款银行带来了比较大的风险。贷款银行无法对贷款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控,无法防范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的风险,银行没有办法追踪他的贷款去向。最后,地方政府就形成了一个谁也理不清,剪不断的资金乱麻。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只有向地方进行政治让步。从而实现地方的政治割据。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先谈到这里,谢谢各位观众的收看,再见。

草庵:再见。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独立评论】欧元贬值中国损失500亿美元
中国罢工潮的因素和前景
中共如何对待小产权房
当今中国经济现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