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缺钱不缺德” “棒棒哥”5天寻失主

【大纪元2011年01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1月18日,《青年时报》报导了一则大陆少见的诚信故事:《挑夫与雇主走失在风雪中苦寻5天:失主终于出现》,这种深藏在中国人心底的淳朴善良,让很多人感到温暖。

文章介绍的主人是58岁的四川农民郑定祥。由于家里太穷,为了挣钱养活2个孙子、老伴和85岁的老母,他在重庆万州当挑夫,当地人称“棒棒军”:靠一根棒棒扁担挑货物,挣点人力搬运费。

新年第一天,身着单衣的郑定祥依然顶着寒风在风雪中等待有人需要挑货。下午4点多,一名中年男子想雇人挑两大包羽绒服赶半小时路程到女人广场,报酬是10元钱,别人都嫌钱少路远不愿去,惟有郑定祥愿意接这个活儿。

元旦那天街上人很多。雇主走路又急又快,郑定祥挑着担子一步也不敢落下,虽然气温很低,但两大包货物还是压得他汗流浃背。就在他擦擦汗的功夫,一下就找不到雇主了。“这可咋办?”没有姓名电话,这两包货又该咋办?老郑没办法,只好把货挑回接活的地方,以为雇主会回来找,谁知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人影。

接下来五天,万州依然下雪。老郑连着5天跑到市场,挨个问谁丢了货,也去了派出所和交警平台,也没有消息,无奈之下他求助当地一家报社。人们惊讶于身穿单薄旧衣服的他,一没说拿件羽绒衣穿上,二也不想把这两挑货低价处理了。对于自己的行为,老郑只说了一句话,“我缺钱不缺德。”。

就这一句话使郑定祥迅速爆红,成千上万的网络跟贴微博在转述着他的故事,“重庆棒棒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掀起了感动的热浪。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寻找走失雇主的行列,报纸、网络、广播、电视,这个“严寒中最温暖守候”,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14日上午,失主陈贵喜终于出现。原来那天他中途口渴,进商店买了瓶水,出来就发现郑定祥不见了。认定这批货找不回来,他没有报警,又补了些货。过年前生意特别忙,也就把这事忘了。

当天中午,郑定祥赶到“女人广场”,当着陈贵喜的面开袋验货,里面价值2万元的货一件不少。雇主激动地掏出500元钱塞给老郑。面对“巨额”报酬,老郑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自己只想要回10元的辛苦钱。其实家里老伴肾结石手术,还欠着邻居2000多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