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大白柚做“柚参”价值翻6倍

【大纪元2011年01月24日讯】(据民视新闻报导) 喉咙不舒服?在台南麻豆,百年来流传的传统“喉糖”,叫做“柚参”。柚子肉,加入中药材,再回填,九烘九晒,相当费时,价格也比原先的柚子贵上五六倍。麻豆每年生产5,750公吨白柚,产值两亿八千多万,其中,两成拿来加工,做柚参或柚子茶,大大提高产值,扩大消费市场。

农产品特展的摊位上,每个人走过这里,都会伸手拿一粒含在嘴里,而这颗圆圆的东西,就是古早味的喉糖-柚参。柚参,顾名思义就是用柚子做的,这些看起来黄黄的,次级的大白柚就是它的前身,工人们拿着刀子把大白柚的肉挖出来,留下一个圆圆的柚子皮,把祖传百年的秘方,金桔、柠檬、紫苏、鱼腥草、洛神、陈皮等十种药材充份拌匀,就会变成像这样深咖啡色的泥状,再塞入柚子皮中,用绳子绑好,柚参的外观就成形了。但这还没完,得放入烤箱烘烤,而且要九烘九晒,每烘一次就要30个小时,日晒更久,得要5-6天,来来回回,就要花上半年才能将大白柚变身成为柚参。原本卖相不好的大白柚,一斤只能卖到50到80元,但做成柚参之后,价格飙涨到一斤400到500元,等于是涨了五六倍之多。也难怪成为最佳的农产加工食品,继续传承着老祖宗的护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