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美媒:密松坝搁置 彰显缅甸并非北京附庸

【大纪元2011年10月11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9月30日,缅甸政府总统吴登盛宣布搁置由中国承建的密松电站项目。此后,中国主流媒体基本保持沉默。10月4日,密松电站项目的中国投资方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表示对该项目停建感到吃惊。西方媒体评论这是缅甸朝民主化改革迈进的证明,彰显缅甸并非中共的附庸。

陆启洲没有透露大坝停建将给中方造成的损失。但广东《时代周报》副总编辑赵世龙近日在微博上分析,缅甸伊洛瓦底江密松水电站总投资36亿美金、已完成投资20余亿美元,“搁置以后,已投资的20多亿美金可能打水漂。”

中共外交部呼吁双方应通过协商处理相关事宜。缅甸政府高级官员周五称,该国副总统吴丁昂敏乌将在10月21-26日出席在华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他将在博览会间隙,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解释搁置密松大坝修建的事宜。”

密松大坝位于缅甸北部,建成后90%供电主要输往中国,该大坝的建设将淹没缅甸境内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区域。这一项目遭到许多当地人和环保人士的反对。

2009年12月举行开工典礼后,密松水电站工程即如火如荼展开,今年2月才就职的缅甸总统吴登盛在9月30日无预警地透过缅甸联邦议会宣布,在其5年任期内将搁置这项合作。

吴登盛提出的理由为:“兴建大坝会破坏密松的自然景观,破坏当地人民的生计,破坏民间资本栽培的橡胶种植园和庄稼,气候变化造成的大坝坍塌也会损害电站附近和下游的居民的生计。”

据悉,这项计划遭到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姬及其支持者的反对。密松大坝背后牵连的政治考量复杂:工程2006年是由当时的军政府构思,但缅北少数族裔聚居的克钦邦并不认同,认为大坝会破坏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的生态,蓄水的淹没面积等于新加坡,至少有63个村、1万2千位居民都需要迁移。

克钦发展网路组织(KDNG)还警告说,中共在缅甸修建的大坝一旦溃决,洪水恐使当地1.5万位民众流离失所,下游成千上万缅甸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威胁。

广东《时代周报》副总编辑赵世龙分析说,缅甸军政府的停建决定是“不想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他们希望)分放多处,向印度示好,向英美示好,据说,可能接下来中缅油路还会出问题。”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Mark Toner表示,美国欢迎缅甸在声明中对民意的关注,并称这是“有意义重大的积极步骤”。

美将解除经济封锁

据中时电子报称,不论缅甸政府停建大坝原因为何,一项已经谈定并且签署、执行近2年的跨国双边框架的协议突然中止,当然让中缅双边关系倒退,陷入到紧张的边缘;一直与中国保持战略邻国角色的缅甸,是否借这个动作来表达与西方的亲近,成为政治观察家关注的议题。

外媒认为这是缅甸朝民主化改革迈进的证明。《华尔街日报》报导,随缅甸政府试图赢得国内民众更多支持、向持怀疑态度的西方国家领袖展现该国民主化进程之余,也彰显该国并非北京附庸的紧迫性。

《纽约时报》在6日发表《etecting a Thaw in Myanmar,U.S. Aims to Encourage Change》一文,指出美国将对缅甸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放松贸易和金融援助限制,解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对缅甸的援助禁令,鼓励缅甸民主转型。IMF一个小组也将在10月访缅,为该国货币汇率体系改革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