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05年前强震 首座震碑揭秘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市16日电)日本强震造成惨重伤亡,令人闻震色变。同样位处地震带的台湾,在105年前的3月17日,也曾发生一场大地震,强震的发生经过,被刻成“丙午烈震纪念碑”,保存在嘉义公园内。

根据碑文记载,日本明治39年(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3月17日清晨6时42分,台湾嘉义发生大地震,由于当年岁次丙午,因此被称作“丙午烈震”。

当时官方统计,这场强震共造成1258人死亡、2385人受伤,房屋全倒6769栋、半倒1万4218栋,后世地震学者据此推估,地震强度约芮氏规模7.1;但当时的日本地震学家大森房吉研究报告,伤亡人数及房屋倒塌情形都高于此数。

根据大森房吉的研究,这场大地震的震央,在当时的嘉义厅打猫庄(嘉义民雄)与梅仔坑庄(嘉义梅山)之间,震源深度6公里,属于浅层地震,起因是梅山断层、陈厝寮断层错动而引发。

这场地震也是台湾有文献记载以来,死亡人数第3高的地震,仅次于1935年新竹关刀山、1999年南投集集大地震。根据文献记载,丙午烈震除了造成山崩、地裂外,嘉义新港还出现喷砂现象。

丙午烈震发生后,当时嘉义名医庄伯容对于众多生灵罹难,深感伤痛,经日本政府核准立碑纪念,因而刻成“丙午烈震纪念碑”,成为台湾第1座为纪念地震死伤所立的石碑。

烈震纪念碑完工后,被竖立在嘉义公园内,后来历经变故,碑石覆灭。直到公元2000年,才由嘉义市玉山文化协会在公园内发现,经考证确认是庄伯容所刻,于是由市府整修复原,重新竖立在公园内。

根据庄伯容所撰的碑文记载,嘉义地区发生的大地震次数,在清康熙年间有2次、雍正年间1次、乾隆2次,道光、同治年间又各1次,可惜文献记载不清,被害程度及救恤方法不详。

1906年3月17日的烈震,地动时间长达4分多钟,人畜伤亡惨重,事后大小余震不断,因此被庄伯容形容为“民不安堵”、“实为开台未曾有”、“悲酸凄怆,非笔舌所能罄”。

另根据文献记载,这次震央在嘉义民雄附近,民雄乡全境的庙宇无一幸存,成为民雄乡有史以来最大的震灾,从当年3月17日黎明至4月9日,24天内总共发生有感余震69次。

当年目睹震灾的传教士甘为霖(William Campbell)在日记中记载:看到(嘉义市)整条街道散布着房屋残骸和杂物,那是多么的可怕和痛苦,伟大神秘的力量,从地球深处撕裂,撕裂至每个地方。

烈震发生后,由嘉义厅长冈田信兴向日本殖民政府求援,日方立刻从台北派医护人员南下救灾。后来,有人把这次地震,与1个月后发生的美国旧金山大地震联想在一起,但科学家认为毫无根据。

嘉义除了在1906年发生烈震之外,也曾于1792年发生强震,两次地震都造成惨重伤亡,后世地震学家根据史料推测,1792年的地震规模可能高达芮氏规模7.1,与1906年发生的烈震规模相当。

根据1830年(道光10年)由陈国瑛等17人编撰的“台湾采访册”记载,1792年(乾隆57年)8月9日,嘉义发生大地震,当时梅子坑(嘉义梅山)死伤惨重,因此学者推测是梅山断层惹祸。

陈国瑛等人当年采访到一则消息:1792年的嘉义大地震,梅山乡有1条山间小径,地震发生时,土地忽然裂开,经常走这条小径的1名樵夫,竟然掉到裂开的地缝里,随后土地马上复合。

这名樵夫被大地震吞噬的实况,被1名“贩炭鬻果实者”(卖炭、卖水果的人)目睹,如今读来,仍令人觉得毛骨悚然。

由于嘉义于1792、1906年各发生1次强震,两次强震间隔114年,因此有人据此推测嘉义地区的强震周期,但地震学家认为台湾有地震纪录的历史太短,这种推测不符科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