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晋商传奇《白银帝国》北美上映 导演谈儒商价值观

导演姚树华纽约美国华人博物馆谈制片理念及过程

【大纪元2011年05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黎新美国纽约报导)6月3日将在北美五大城市包括纽约上映的电影《白银帝国》(Empire Of Silver),曾获19项国际电影奖。5月26日,导演姚树华于纽约美国华人博物馆分享了该片的构思、制作及历史背景等多项内容。姚树华表示,电影中融合了历史、艺术,把中国一个世纪前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道德展现给现在的人们。与会的多位美国人听得津津有味,姚导演介绍完后,听众还积极提问。

  

电影《白银帝国》打开晋商封存的百年历史,特别是在晋商命运转折的清末民初,让人们看到一个金融帝国由盛及衰的过程。影片中也凸显当时经商者注重的道德层面。

历史考查

  

整部影片拍摄和制作历时约六年,剧本编写就用了三年。在编写剧本前,她咨询的许多学者都说,得了解西安晋商所建立的体制和其精神面貌,否则就别触及这一课题。因此她考查了当时的历史和晋商的道德面貌。她发现晋商的一夫一妻严格婚姻制,是当时那个庞大的金融体系能维持两百多年的原因之一。晋商不能纳妾,不能离婚,这巩固了妻子在家的地位。妻子在晋商出差经商的几年时间,就有在家养育子女,孝敬父母,理财,管家的权力和责任。违法者将被逐出家门。严谨的家庭观是这一财经体系稳定的基石。姚树华还察觉到晋商所运营的制度与今天的分红制、经理制、连号制等完整的商业制度相似,对现今商人有借鉴价值。



《白银帝国》海报

晋商的儒商价值观

  

导演姚树华说﹕“在介绍这部电影时,我发觉自己在讲解那个时代中国人经商情况,事实上这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因为现今做生意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洋人,都可从中学到晋商的儒商价值观,即人与人、人与自己及人与钱的关系。”

  

导演姚树华表示,电影《白银帝国》透过中国晋商的那段历史,让华人为自己祖先的智慧感到骄傲,同时也让东、西方人了解到中国人祖先的聪明能干源自于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

为祖辈感骄傲

  

姚树华说:“我们的祖先是这么的聪明能干,还有哲理性,这几样东西合在一起不容易,他们还很成功,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他们这些家族都是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打破了所有富不过三代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对中国人而言,真是长志气,看了影片以后,华人会觉得自己原来是来自于这样一个传统,那我们对自己应该更有信心,同时感到骄傲。”

艺术创作精心别致

  

有很多关于清朝末年的影片,但姚树华觉得拍得较好的是由意大利导演导的《最后一个皇帝》。她就朝这一目标迈进。为了确保影片的娱乐性,使画面生动多彩,拍摄前她作了很多的构思和策划。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加上在中国实地拍摄的4个半月,过程长达一年。

画面色彩 注重细节

  

《白银帝国》也呈现了精致美妙的视觉效果,在电影中她充份使用了个人经验,并精心利用了不易觉察的电脑合成技术。后续制作就用上两年。她借鉴敦煌壁画的色彩,以色彩的协调,凸显人物的个性,完善影片所表达的主题。

  

她介绍道:“电影中因为男人保守,衣服都是黑色,所以女人的衣服颜色很重要。另外,墙的颜色很重要,在这个电影里面,墙的颜色是每一个房间有每一个房间的颜色,每一个房间的颜色……跟这个房间的主人的个性是合的。”她解释:“原因是除视觉美外,颜色还有助于故事的叙述。”

  

“康老爷的房间是绿色,因为我觉得康老爷其实是生意意识极强的一个人,可是呢他其实有又点傻”,她说:“郭富城的角色……我是给他铁灰色的……”

启迪海外华侨

  

姚树华希望把中国传统带给更多的海外华侨。她说:“这个传统本身是非常丰厚而且非常有德性的一个传统,我想是期许吧,是对自己觉得是就是‘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就是这种对自己的一种看法和期许。”

  

在回答观众提问时,姚树华说,电影上演十天后,网络上出现了对她和这部影片铺天盖地的抨击。她觉得,大陆国内儒家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冲突引发了以上攻击。

帮助美国人了解中国传统

  

此外,姚树华说,《白银帝国》将帮助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她觉得,电影将让美国人了解到中国儒家思想中夫妻之恩等仁慈的部分。影片也体现了中国儒家和法家思想。

  

2003年,几起商业欺诈案曝光,凸显了中国以至美国经商文化的问题。台商郭台铭就想拍一部有关中国经商文化的影片,投资了一千万美元。

姚树华资深剧作家

  

被称为晋商传奇的史诗影片《白银帝国》是姚树华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她之前有丰富的戏剧经验,曾经为旧金山首席职业剧团的ACT(美国音乐剧院)和台湾国家戏剧院等执导过逾30部舞台剧。

  

《白银帝国》于2009年7月在台湾正式上映,2010年1月在香港上映。此全长2小时的华语R级电影,6月3日将在旧金山湾区、洛杉矶、纽约、华盛顿、加拿大多伦多的电影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