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第17个新年流水席 台小贩助穷人不求报

【大纪元2012年0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综合报导)台北市万华区卖刈包的小市民廖荣吉,从小年夜起一连四天,为无家可归的游民及弱势团体举办年菜“爱心宴”,今年是他第17年自掏腰包开办新年流水席,也吸引了众多的善心人士捐款、送爱心物资共同参与。廖荣吉捐款不求回报,并打算每年持续拿出一百万元新台币,“只要我还活着,一定会继续办。”

廖荣吉年轻时在万华开印刷厂,生意好赚了很多钱。但随着电脑印刷的流行,传统印刷已经跟不上时代,他祇好收掉印刷厂改卖刈包。1987年时,廖荣吉拿出几十万元,在过年前后办“街友宴”,从过去拿出的3、40万,到现在每年一百万元,今年廖荣吉拿出一百万,加上各界捐款80万,今年的流水席吃的很不错。



廖荣吉被腻称为刈包吉。(摄影:美国之音)

众人响应廖荣吉义举



红纸上有捐款者名单。 (摄影:美国之音)

廖荣吉的善心义举,吸引远从北投、基隆等地来的善心人士,他们来找廖荣吉马上掏出红包递给他,表明是自己的一点心意。小市民除了“小额捐款”,也有赞助爱心物资的人,比如南方澳渔会赞助2千台斤鲜鱼,有人赞助3千台斤猪脚、2千台斤咸水虾、3千斤鸡肉、45只茶鹅、45只咸水鹅、2百台斤醉鸡、50台斤红蟳,还有2千台斤面条等等。(1台斤=0.6公斤)。

出身贫寒 知道弱势痛苦

72岁的廖荣吉从小家境清寒,两岁丧父的他由寡母一人养大。他说:“以前都是吃地瓜签(番薯签),豆腐渣长大的,以前我们是农庄的小孩,很穷,没有饭吃。”廖荣吉25年来举办了17次爱心宴。他说,中断的那几年是因为没钱办,然而,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定设法举办,因为他自己穷苦出身,知道弱势的痛苦。今年他已退休、不再卖刈包,但仍掏出一百万元筹备。

不求回报



冒雨现场烹调。(摄影:美国之音)



现场烹制爱心宴。(摄影:美国之音)

街友通常开桌那一天出现,若办四天宴席,他们便就近睡在宴席场边足足四夜,流水席结束后一哄而散,留下遍地脏乱。有位邻居说,“请游民吃饭,他们不会感激的,还会一直嫌!”廖荣吉没想过要有任何回馈,对街友的特性心里头早有底了。他说:“布施啦,救济啦,这样子啦,没有目标的啦。你不想回报啦,不可能啦,有回报的话,有钱人都抢着去做了。”

自小年夜举办流水席以来,每天中午和晚上的宴席平均有80桌之多。除了游民及弱势团体之外,还吸引了路人自动加入。廖荣吉并不介意,他只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温暖,只要凑足10人一桌,就立即开动:“游民没有这么多啦,是失业劳工,有的年轻人也来,我们又不看身份证,每个人都可以来,统统欢迎。”



厨师现场烹调年菜大餐。(摄影:美国之音)



一盘盘的鹅肉准备上桌。(摄影:美国之音)

行善“吃的有,借钱的没”

外界好奇廖荣吉为何愿意掏钱设宴,他表示,活到这把年纪,生活单纯无其他花费,招待弱势民众用餐,“会感到有荣誉感,心情很快乐”。他也说,早年开印刷厂存有积蓄,加上“捡到的财产”,每个月租金收入有8万元,年纪一把从不向儿子拿钱,每年攒下的钱就全拿出来“办桌”,“不够的只能请社会大众一起帮忙”。

廖荣吉虽然乐意行善,但他坚持一个原则“吃的有,借钱的没。”除了请街友吃饭外,廖荣吉最多祇愿意给他们十五元的车钱,其余要借钱的,他统统拒绝。谈到游民问题,廖荣吉说:“这是政府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他总是记得朋友常对他开玩笑说:你不可以死,你死了,流浪汉就没有东西吃了。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