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教界看2012沉重 美德价值担纲

原题:欧洲政教界新年贺词 言词沉重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子悠、 林馨语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

2012年元旦前夕,欧洲各国领导人向国民发布新年贺词。只是今年的贺词内容与往年不同,普遍显得有些沉重,同时也预言2012年对欧洲来讲,将会是艰难的一年。

在31日的贺词中,德国总理默克尔说,虽然过去的一年给欧洲人们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债务危机,但欧洲大陆和平无战事,这是历史的赠礼。面对未来的一年,默克尔呼吁国民做好心理准备,2012年将是困难的一年,克服债务危机的路“很长,而且不是没有挫折”。

法国总统萨科奇也在发表新年贺词之际警告说,2012年将关乎法国未来兴衰。很多人在新年来临之际正在为子女的未来忧心忡忡,而且欧洲大陆仍在面对如何走出危机的挑战,但“我们必须而且也可以对未来怀抱信心。”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也称,新的一年将会是艰苦的一年。他敦促希腊人接受财政紧缩的严峻现实。 帕潘德里欧说,“非常艰难的一年即将来到。 我们必须继续努力解决危机,以避免陷入混乱和灾难性的后果。”

而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则呼吁意大利人要勇于牺牲,以防止“国家财政的崩溃”。纳波利塔诺说,为确保年轻人的未来,一些牺牲是必要的。

雅典政府在新年交替之际则是以削减节庆开支、经济援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国民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相对来讲,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新年电视讲话显得略微乐观一些。他说,虽然2011年并不“容易”,不过由于人们携手努力,这一年结束得还不错。

作为宗教传统,教宗本笃16世以谢恩祷告的方式带领信众度过岁末,他在新年布道中将教导青年人和平和公正视为今年的最大挑战。本笃十六世在圣彼得大教堂对数千名信徒说,鉴于全球化日益加剧,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教育,尤其是年轻一代愿意对话和互相尊重。他说,人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新的一年,但同时也怀着憧憬,盼望未来能够更加美好。而传承基本的价值观和美德是对未来充满积极希望的最重要前提。

(转载自希望之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政坛的债务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根本问题,是短视和远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他日是与非”的对照,也是反扑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公平竞争的资本主义理念的最新对峙和交锋。
  • 虽然美债危机在大限前10小时解除,但标准普尔国际信评机构还是将美国长期债信评等由AAA调降一级至AA+,这是美国史上首次痛失3A最高级信评。
  • 自2004年12月,由《九评共产党》引发退出中共党、团、队(三退)的精神觉醒运动,迄今6年多的时间,在大纪元网站上公开声明三退的人数已经达到1亿多人。目前,这场轰轰烈烈的三退活动正在全球各地展开。在茉莉花革命引发中东专制政权倒台的此刻,特别值得注意和庆祝。
  • 9月13日,海基会秘书长高孔廉对台商说,“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签成是最好,即使签不成也不会比现在坏,他又说:“我也担心有了这个投保协议以后,可能会有一部分台商有误解,以为有了这个协议,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他表示,台商目前若是有个案需要协助,海基会照样协助申诉,“有时候说不定这种个案的行政解决更有效率一点”。
  • 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惠林今天表示,欧债风暴导致台湾经济走缓,应反向思考,将不景气或衰退、风暴危机,视为醍醐灌顶的重锤,检讨“病因”对症下药,以“浴火重生”。
  • 在欧债风暴震撼全球经济、二次衰退会不会来,以及究竟如何妥善化解、因应,应该以什么政策和做法等等纷扰不已的时刻,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2011)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两位美国总体经济理论学者,实在很明智又很及时,因为他俩都属于“理性预期新兴古典学派”学者,对于政府干预政策有很鲜明的看法。
  • 戕害世人的金融海啸、欧美债务风暴,说穿了就是“人的不诚信”所肇致。不诚信和说谎可以画上等号,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就把共党统治下的中国形容成“向良心说谎的民族”,他说“还有什么样的制度,比逼着人们向自己的良心说谎的制度更野蛮呢!还有什么样的知识分子,比用谎言来掩盖谎言的人更懦弱更无耻呢!还有什么样的民族,比这种权力与知识相互结盟的说谎更堕落呢!”
  • 关键的2012年,在世人倒数计时声中拉开帷幕。一开年,台股就大跌一百多点,显示股民的信心脆弱,也间接表明对经济寒冬何时落底感到茫然。
  • 中国大陆30余家上市公司公开报表统计显示,中国大陆房地产海外巨额融资,将在2012年开始的未来几年陆续到期。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日前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贷款违约风险将抬头。
  • 时值中国新年--壬辰龙年的前夕,看看吴惠林教授,同时也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人权协会理事长,从科技、经济和道德的观点怎样看待这闻名已久、令许多人闻之惧怂的“20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