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陈纯如:印度的亚太战略选择

【大纪元2012年01月04日讯】美国重回亚洲之后的亚太政策中,印度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2011年10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派出国家安全顾问分别前往中国和印度访问,显然已经排除G2的思考。2011年12 月19日,美、日、印三国资深外交官在华盛顿举行三方对话,印度成为美国参与亚洲事务的重要伙伴。未来,印度如何调整其亚太战略,其与美日之间的关系发展是参考的指标之一。

美、日、印高级官员的三方对话,就共同关心的地区性与全球性问题交换意见,而中国则是不能言明的主题。会后的联合声明表示,该会议标示美日印政府之间展开一系列磋商的开始,三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共同利益。虽然此对话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但这可能是美日印三国关系与亚太地区战略布局一个转型的肇始。

美国与日本原本就有安保协议,美国与印度也有军事交流与联合军演。美国也一直想推动美国、澳大利亚与印度的安全协议,不过,基于不结盟主义的精神,印度一向回避多边军事结盟,不明白选边站。在东亚峰会,印度总理辛格先后会晤奥巴马和温家宝,采取一个平衡美中的策略。辛格告诉奥巴马,将同意美国核能公司要求的核灾民事责任法;而辛格告诉温,印度想追求和中建立“最好的关系”,能在国际议题如气候变迁上进行合作。

当然,对印度来说,和美国与日本的关系是重要的。印度与日本已经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2010年签署安全协定及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协定。2011年末,日本野田佳彦首相访问印度,双方决定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在2012年进行联合军演,并在稀土生产合作方面达成协议,使得两国的战略与全球伙伴关系更加紧密。

印度不愿投入结盟关系,主要考虑的风险还是在中国。中国强硬派一直认为,印度是美国围堵中国的一环,而印度在贸易与国际政治上,仍有想与中合作之处。但不可讳言,中国对印度仍旧是潜在的威胁,包括经济竞争及安全威胁。尤其在区域间,一场军备竞赛已悄然揭开序幕。

在2011年末,中国宣布将在赛席尔(Seychelles)布署其在印度洋的第一个海军基地,以作为航舰补给之用。美国宣布在澳大利亚启动一个新的军事基地。印度国防部长宣布未来五年的军费。日本则决定向美国购买40架F-35,作为航空自卫队新一代主力战机。

当印度也希望在亚太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之际,美日印三方对话是加强其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一个机会。未来印度是否仍采平衡美中的战略,或是向美日倾斜,值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