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成语典故:守口如瓶

【释义】意思是闭嘴不说,像瓶口塞紧了一般。比喻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

【近义;反义】三缄其口 秘而不宣;不打自招 和盘托出

这个成语,出自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北宋大臣富弼,年轻时就很有才学。有人把他推荐给状元出身的范仲淹,范仲淹也对他非常欣赏,称他有“王佐之才”。

范仲淹把富弼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枢密使(负责军国要政)晏殊,晏殊也爱他的才学,便把女儿嫁给他,并把他推荐给宋仁宗。宋仁宗任命他为河阳判官,后来又升为开封府推官。

不久,契丹屯兵边境,要北宋割地求和。朝廷派富弼前去交涉,他据理力争,终于保全了疆土。

嘉祜年间,富弼官居宰相。王安石在朝廷力主变法,富弼与他常发生争执。

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法,富弼因政见不同,于是他请求告老回乡。神宗同意了,并加封他为韩国公,仍很敬重他。

富弼为人非常正直,但从不随便表示自己的喜怒,他办事公正,不以权谋私。他曾对人说,一个人应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意思是,说话要谨慎,办事要严格遏止自己的私欲,不要纵意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