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古仁达:《排华法案》与唐人参政和参选

【大纪元2012年10月27日讯】上次谈到了华裔邓悦宁早在40年代就成功当选,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不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州众议员的故事。在争取华人权益方面,邓悦宁州议员也是第一人。

邓悦宁早在攻读法学课程过程中,就了解到美国移民法,其实开始并没有对华裔歧视;相反,1882年以前,美国对移民是积极支持的。美国政府当时对中国移民没有限制,而且是相当欢迎的,因为美国在西部的开发,包括早期的挖金矿到后来的建铁路,以及农业劳动都需要大批劳力。从1849年到1882年,共有30多万主要来自广东省的华人入境美国。

1882年,随着美国工业萧条的加剧、国内失业人数的日益增多,美国一部分人将失业问题归咎于不断增加的外国移民,从而通过了《排华法案》。这与现代美国对于墨西哥移民的态度有点类似。

《排华法案》禁止华工入境10年,禁止华人妻子到美,禁止华人同美国白人妇女结婚,甚至不准许华人归化为美国公民。1894年,美国又通过了很多禁止华人入境的法案。《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女性入境,造成华人社区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邓悦宁的父亲邓道隆就是在那时,回到广东家乡结婚生子,但是却离别妻儿,独自回到美国。

火上浇油的是,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销毁了美国移民局的大量资料。许多人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让不是亲属的“纸上儿子”入关美国。4年后的1910年,美国在旧金山的天使岛设立移民审查站,专门禁闭审查新移民。从1910年至1940年,共有来自90个国家的100万人在天使岛被拘禁审查,其中华人就有约17.5万人,审查的期限少则2周、多则2年。邓悦宁就在那个时候,虽然是“亲生的儿子”,也遭遇了不公正的3个月禁闭,才得于入关。

1943年,美国废除了《排华法案》,但美国对中国移民入境的手续仍十分苛刻,当时旅居美国的华侨备尝艰辛。

当选州议员后的邓悦宁,不懈努力,他的移民法提案最后得到美国国会议会听证并通过。1952年,美国修改移民法案,对新移民采取宽松的政策,取消了华裔和亚裔入境时必须接受禁闭审查等手续,最重要的是新移民法准许申请亚裔移民携同配偶入境。

2011年10月6日及2012年6月18日,美国参议院及众议院分别通过一项道歉案,两院议员一致对于《排华法案》向全体在美华人致歉。

2005年10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全美亚太裔律师协会年会上,第一位华裔州参议员及州众议员邓悦宁被授与“年度先驱者大奖”。邓悦宁对于华人参政及维护移民权益的卓越贡献再一次被唐人们公认和牢记。

自邓悦宁以后,华人在美国政界之花越来越绽露芬芳,现在华人已经开始进入美国联邦一级、当选为美国国会议员。本届美国总统欧巴马上任后,任用包括能源部长朱棣文、驻中国大使骆家辉、白宫内阁秘书长卢沛宁等华人;亚裔联邦法官从欧巴马上任前的八位变成17位,获任联邦重要职务者的亚裔将近150人,显示美国总统在政府中对亚裔的重视。

唐人街的唐人们,邓悦宁一生的经历及其从政和让美国修改移民法案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懂得一些作为移民的唐人应该知道的道理和作为异乡人的艰辛。美国曾经不是天堂,可能永远也不会是;但是,这里毕竟是一个法制的国度,自由和平等的普世价值的理念还是相当的普遍,对于移民还是相当的宽容。而华人一定要重视和参与政治,以保障唐人在这里的正当权益。在11月6日大选的那一天,大家一定要出来,去履行我们唐人的权力。◇

(注:发表在大纪元旧金山《中国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