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

祝振强:不舍“办实事”政绩游戏凸显行政低效

【大纪元2012年11月08日讯】快到一年的末尾了,各地年初信誓旦旦公布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也到了有个交代的时候,“为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嘛!北京市近日即公布了2012年“办实事”进展情况,据言,2012年北京市政府拟办的35个“实事项目”,4件已经提前完成,其余31件年底前“竣工”。

仔细审度北京市的这35个“实事项目”,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列入“实事”之首的PM2.5问题,不过就是办成了“明年1月1日起,北京35个PM2.5监测子站定期发布的PM2.5数据,将分为6档,同时附带‘说明书’,即监测数据评价。百姓根据评价,即可便捷获知全市各地的空气质量状况”。这样的一件“布点”工作、基础性工作,与真正的PM2.5治理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一年了,以这样的“治理”速度,PM2.5问题猴年马月才能解决?这难道也算需要一年一度才能办成的“实事”?这难道也有必要呼呼啦啦地满世界张扬?

其他的如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9号线北段建成通车、新增入园名额2万个、新建、改扩建34所公办幼儿园等等,是“实事”固然,但皆为不张扬、不政绩也要办理的行政基础性工作、日常性工作,皆纳入“为老百姓‘办实事’”项目,颇令人匪夷所思。

我很佩服第一个发明“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一说法的人,此人必是中国特色的行政天才、政治天才。原本就是日常性、事务性工作,经这么一包装、一渲染,一“办实事”,转眼即成扎实可见的政绩、政绩工程。

试问,若没有这个“办实事”项目包装、渲染,这些工作难道就不需要做、就不做了吗?

“办实事”的说法、做法,之所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依我看,不是“为老百姓‘办实事’”本身让人手上痒痒、不为老百姓办实事就食无味、寝难安,而是,这个提法本身,满足了政绩工程的所有要件——打捆宣传,一揽子包装,原本分内的工作,由于名头的响亮,而有了强烈的需要人感恩戴德的色彩;原本默默无闻的政绩,就有了昭告天下知的理由——遑论这其中,究竟还有多少邀功请赏的成分!

“办实事”有两个逻辑漏洞,其一,不标榜十几件、几十件事情是需要一年一度办理的“实事”,这些“实事”是否需要办理?是否需要在年度内办理、完成?其二,十几件、几十件事情为“实事”,其他的事情是否即为“虚事”?该不该办、要不要办?“办实事”方对此不能语焉不详、刻意忽略。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为,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为民众办事情,理所应当,没有理由办不好、不办好。质言之,你拿着我的钱为我办事,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被雇佣者办成事,不愧对佣金;反之,你办不好事,我可以不给你钱,可以炒你的鱿鱼。至于你以种种理由搪塞、诿过,说轻了是不负责任,说重了就是要挟。被雇佣者要雇主感恩戴德,说轻了是矫情,是本末倒置,说重了就是情错乱伦。

我们不排除旧有行政方式、做法的惯性以及在一些领导干部心中,一些施政思路、行动原本就不甚明晰——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经常性号召民众、忽悠民众,用一些模棱两可的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及其语汇,作为当今推进工作的昭彰,其吃力、费力、不合体、不合时宜,体现出的,其实是整体行政能力的低下、低效。

各地纷纷公布“办实事”项目,不排除有“施压”的意思——督促下属部门在年度内,限期完成工作。“办实事”大名头、政治色彩浓,属下自然不敢懈怠。这里面,体现出的依旧是低下行政效能的捉襟见肘。

可以说,高效、现代的政府机构,做的每一个活、干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是“实事”,干虚头巴脑的事,民众不买账、法律不允许。并且,政府机构不需要民众感恩戴德,也不敢要民众感恩戴德;他们也不需要邀功请赏——干的好,并不意味着你能上官发财,根本就没有必然的联系。你当下的职位、当下的薪水,要求你必须干好,干不好就是罪过。

“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昭彰与政绩游戏,还是早些谢幕的为妙。办不办实事,“老百姓”心里自有数,他们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