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广场

佚名:秦城监狱纪实--忆鲍彤先生

【大纪元2012年12月24日讯】秦城监狱的高级监区分为201、202、203、204共四个监区,实际上使用的只有203监区,监狱大楼是一个□型的三层建筑,外墙是灰砖,没有建筑的那一面是南面。院内高大的杨树比楼还高把院子遮挡得阴森森的。院内有几十颗排列整齐的柿子树、核桃树。一颗乌枣树在监室的西门,还有十几颗苹果树、石榴树、一颗枣树在203监区的东南角。喜鹊吃了桑葚之后把种子撒到了每一个角落,到处都是小桑树。

监室是一个4.4m×4.4m约20平米的正方形房间。以前是两个房间,以后拆除了中间墙成为一间监室,卫生间在墙角,内有冲水马桶和一个水泥洗脸池,冲水马桶没有水箱而是用圆形水龙头控制,马桶位置的墙上有一个喇叭口,大口端直径有20cm,小口端在走廊有玻璃隔开,直径有8cm,哨兵可以在走廊上通过喇叭口看到犯人在卫生间的一举一动。

监室内放有一张三屉办公桌、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搪瓷茶缸、一个半圆形的大搪瓷饭碗、一把塑料小杓子。每个监室有两个1×1m的铁框窗户并镶有纱网,窗台离地1.8m,每个窗由四块毛玻璃组成,上面的两块玻璃每块玻璃可以从上面向外倾斜打开一个角度,只能由狱警从外面打开。监室的门有两层,往外开的木门有4cm厚的,用三cm宽0.5cm厚的四条铁板和大铆钉铆起来。看上去就像潜水艇的外壳。在木门的中间有一个监视孔,哨兵24小时都在监视犯人的一举一动,每个监室的门口都有一张课桌哨兵随时记录犯人的行动,木门的下方有一个25×20cm的小门是递材料、送饭用的,我在秦城的时候已经不用了,送饭都是打开木门送饭。铁栅栏门往里开,铁栏杆直径有2cm粗,就像动物园的狮虎笼子。铁门不用,平时都是打开靠在墙上。

监室有两组灯,每组由两盏灯组成,瓦数一大一小毛玻璃罩都没有了,只剩下铁架子,灯光照出来一道一道影子。卫生间有一盏灯。晚上哨兵看到犯人休息时,关闭四盏灯留一盏瓦数低一些的灯。起夜的时候哨兵迅速打开所有的灯,回到床上后哨兵再关闭其它四盏灯。

监室的墙上方有一个广播喇叭,每天早上6点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8点关闭,中午11点打开,12点关闭,下午5点打开,8点关闭。大约是1993年的春天,广播系统坏了,每个犯人发了一个中波收音机,在□建筑的院子里面有两排放风场,在院子的西侧也有两排放风场,每排有十几个封闭露天放风场,每个放风场都是厚厚的木门,两排之间的上方是哨兵可监视的露天走廊。数一数露天走廊有几个哨兵就可以判断有几个人放风,放风场的墙有三米多高,也是用灰砖砌成。大楼和放风场之间的空地都开垦成一块块可耕种的地,犯人劳动的时候种点番茄、黄瓜、辣椒、香菜、韭菜、地瓜。夏季每天上午八点半放风,十点结束,冬季九点放风,十点结束。

吃饭是用三层组合的不銹钢饭盒,姚文元、张春桥是搪瓷饭盒。每天早上6:30狱警推着一个平板车送饭,一般是咸菜、大米稀饭和馒头。姚文元、徐军长1、3、5早上是牛奶、腐乳。监室门口放一把暖壶,有的犯人放两把,早上供应一次开水,下午供应一次开水。午饭和晚饭用饭盒,午饭主食是米饭,一个菜,一个汤。晚饭是馒头、一个菜、一个汤。

东侧走廊监室:

1号8502王峥嵘;2号7705姚文元;3号8007齐景合;

4号9005徐勤先;5号9007杨晓明;6号是个小房间做仓库用;

当时201、202、204监区都空着不用。四个监区的建筑结构都差不多。203监区既做监狱又做看守所用。有一些被关押的人判完刑就送到其它监狱服刑去了。

通信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县延寿乡秦城一号李安收(可能每个犯人用的名字不一样,鲍彤先生是王克政)写信时发给一张薄薄信纸,信封邮票都由监狱负责,每月只准许写一封信。

1992年的春天,203监区的饭车多了一个代号为8901的饭盒,平时不住人的二楼这时有个房间亮着灯,常年使用代号的我估计8901是鲍彤先生。

在秦城的每一个犯人都有一个武警24小时监视,无论是放风还是看电视、劳动都跟随左右,大约一个半小时换岗。之前的每天晚上7点我到二楼东侧的一个监室和齐景合(康生的秘书)、王峥嵘、杨晓明一起看电视。那时的电视能收到6个台,中央台有四个北京台有两个。1992年9月14日晚上7点我准备到二楼东走廊看电视,闵处长告诉我换一个房间看电视,到二楼西侧的第二个监室看电视,去的时候鲍彤先生已经坐在那里了,进去之后对他点了一下头就坐下来看电视了。记得那天播放的是电视剧少年张三丰。过了几天我告诉他,他的判决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他说他没有这张报纸,我回监室后发现那张报纸我也没有了,我让杨晓明找了一张,过了几天杨晓明用这张报纸包了几个辣椒让哨兵给我。10月中旬的一天,鲍彤先生拿了一包巧克力到电视室,给我了一些,他说他过生日。

鲍彤先生和我看电视时间不长,高山和吴佳祥先生也判刑了,吴佳祥先生判完之后就释放了。高山先生过了半年多释放,高山释放之前,我和他有时在上午一起劳动,到图书室整理一下图书,我包书皮高山写书名,他的毛笔字写的很不错,高山有时给我讲起他下乡的经历。因为在图书室整理图书的时候只有一个姚姓女狱警,她不让哨兵进图书室,我和高山身边就没有哨兵跟着,也有机会说几句敏感的话题,高山多次说我的领导判刑真的很冤枉。晚上看电视我把高山吴佳祥的事情告诉了鲍彤,哨兵盯得很紧,在监室我把吴释放、高判三年的事写在手并用肤疾宁胶布贴上,看电视的时候撕开胶布给鲍彤看,看完后到卫生间用水洗掉。有一次高山说他洗完澡之后皮肤很难受,我说我也不敢洗澡,湿疹非常严重,鲍彤说我们营养跟不上,让我告诉高山洗澡不要用肥皂会把皮肤的保护层洗掉肯定难受,实际上是在互相传递问候。

我在秦城的时候患有比较严重的湿疹,皮肤溃烂,吴学灿先生有两把暖壶我只有一把,我们的暖壶都放在门口,吴学灿先生让我用温水洗皮肤,怕我热水不够用,经常利用开门倒水的机会把他暖壶的热水倒在我的暖壶里,哨兵也都默许。吴学灿先生离开秦城的时候,我的暖壶增加到两把。我和鲍彤先生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他说湿疹是营养失调的结果,他说他每天早上有两个煮鸡蛋,对于他来讲,一个鸡蛋的营养就足够了,每隔一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他给我两个煮鸡蛋,我们在一起看电视大约有一年半的时间,鲍彤先生给我鸡蛋一直持续到他到复兴门外医院住院为止。

1994年2月,鲍彤先生的身体状况不太好,胳臂关节疼痛,不能动。然后离开秦城去复兴门外医院去了,那里有监狱的病房。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鲍彤先生,非常感谢鲍彤先生对我的关怀和照顾,出狱以后一直想见见鲍老,联系不上,写此短文以示感谢。祝鲍彤先生身体健康!

1991年4月至1994年6月我在秦城监狱服刑,1994年6月至2007年6月3日我在青岛监狱服刑,2007年6月3日我走出了监狱的大门,6月4日真正的获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