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预算案多项税务优惠益中产

【大纪元2012年0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道】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发表任内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推出接近800亿元的措施。政府今年不派钱,但就推出多项一次性宽免措施,又提高免税额和退税,为中产人士带来惊喜。

政府表示,在土地收入带动下,全年录得667亿元巨额盈余,财政储备达到6,621亿。现届政府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出炉,着力在税务宽免上落墨。下年度的退税金额大幅加码,雇员可获退还75%的薪俸税,上限1万2千元,是去年的一倍,会有150万名纳税人受惠。

免税额亦会全面提高:基本及单亲免税额由10万8千元,提升至12万元;已婚人士免税额,则由21万6千元,增至24万元;供养父母及祖父母的免税额都会增加,60岁以上的,由3万6千元加至3万8千元,同住的会有双倍。55至59岁的,则由1万8千元增至1万9千元,同住的同样有双倍;安老院舍开支扣除上限,会由7万2千元加至7万6千元;子女免税额由6万元增至6万3千元,子女出生当年,免税额会有双倍;兄弟姊妹免税额由3万元增至3万3千元;伤残受养人免税额由6万元增至6万6千元。

为了减轻供楼人士的负担,预算案建议延长居所贷款利息扣税期,即是俗称的供楼利息扣税期,由现时10年延长至15年,最高减额就维持每年10万元。

强积金供款的扣税额,会由1万2千元加到1万5千元,是因应强积金供款入息水平提高而改变。

一连串税务措施涉及过百亿元,包括退税89亿,提高免税额则令库房少收35亿,15万人会步出税网。曾俊华昨晚出席电视论坛时承认,税务宽减确会暂时令税基收窄,但预期经济会转差,付出代价是值得的。

推多项一次性纾困措施

另外,预算案又提出多项一次过纾困措施,包括宽免新一年度全年差饷,以每户每季2,500元为上限,估计近90%物业不用缴交差饷,政府收入会减少117亿元;继续向每个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提供1,800元的电费补贴,预计约250万用户受惠。

低收入人士方面,综援、高龄津贴及伤残津贴人士同样有双粮,涉及21亿公帑;公屋租户会获代缴2个月租金;当局有需要时会增拨1亿元延续短期食物援助服务。

政府亦容许所有在2012年完成课程的学生贷款人,可以选择在完成课程一年后才开始偿还学生贷款,以纾缓他们毕业初期的财政负担。

基层团体批旧瓶旧酒

对于预算案推出多项一次性宽免,有基层人士形容措施毫无新意,只是提供短期援助。

社区组织协会昨日联同一批基层人士观看预算案直播,他们听到纾困措施后都报以嘘声。有综援受助者表示,综援出双粮有助减轻生活压力,但担心下届政府未必有同样措施,希望增加每月的综援金额。

协会以“夕阳政府旧瓶旧酒”表达对预算案的失望,指当局虽提出多项一次性措施,但再次忽视无住公屋、无领取综援等的“N无”人士。组织估计全港有最少10万名“N无”人士居住在笼屋、板间房等不适切居所。

协会又批评预算案未提出解决贫富悬殊的措施,亦无任何长远扶贫策略。他们呼吁政府利用本年财政盈余设立500亿元扶贫基金、为全港逾120万贫穷人口设立“低收入家庭生活补贴”,以及增加公屋供应量至每年3万5千个等。

社区发展动力培育则批评预算案只集中在短期纾困措施,但对全民退休保障只字不提,无视人口老化问题;而在整体人口政策上,内地孕妇在港所生的孩童,为香港人口结构和社会带来一定冲击,但在各政策层面,如学校资源、托儿服务和医疗等,政府却未作出相应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