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张照堂台湾书院摄影展16日登场

【大纪元2012年03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纽约台湾书院将自3月16日起至5月18日止,展出国家文艺奖及行政院文化奖获奖者张照堂的摄影作品,由美国德州 FOTOSEPTIEMBRE USA摄影节总监Michael Mehl担任策展人,选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27件,展出“潜越台湾意象1960-2005”之主题。3月14日,驻纽约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在驻处举办展前记者会,张照堂先生和策展人Michael Mehl出席,分享摄影心得和对张照堂摄影艺术的观感。

张照堂先生是台湾摄影界重量级人物,他从1958年开始拍照,至今未歇宝刀不老,同时从事电视片、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创作、策展与教学;他策划、主编、撰写多种台湾摄影家的丛书,与摄影主题的专书。

Michael Mehl认为张照堂的摄影,无论是早期拍摄捕捉乡村老人、孩子的生活场景,到大学时代受现代艺术的影响,体现知识青年对个人生命价值、对生活的思考,还是进入社会后对社会各阶层人生活的关注,所有的摄影作品看似写实,而背后反映了摄影师对于这个现实本质的内心思考和意向,带有一种超现实的散文式风格,因而摄影展的主题其实反映了一个大视野下的人的反省或摄影家的觉醒,别有意味。

60-70年代戒严的台湾,许多题材是禁忌,张照堂将镜头聚焦在台湾的自然环境与民俗风情,也以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题材,“透过镜头,发现台湾生命的内蕴与美丽。”将纪实报导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层次。

“不自由会使创作上更自由,因为你想突破这个限制,读书、思考,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现实压抑下的反抗,所以压力变成一种助力,用创作来表达这种反抗,那就是助力”张照堂说。

80 年代后期解严,以往禁忌的议题,如政治、经济、文化、人权、性向、族群等各式各样的议题,逐一浮出台面,张照堂先生因而更大量地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华,除了担任公共电视纪录片系列“岁月中国”的编导、剪辑与摄影工作外,也陆续企划编辑了“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群像”、“看见淡水河”、“女人.台北”、“看见原乡人”、“家园重见—走过九二一影像报告”等摄影文集,多方面触摸、描摩台湾社会的肌理与脉搏。



张照堂(左)、策展人Michael Mehl(中)和台北文化中心主任游淑静(右)在“潜越台湾意象1960-2005”摄影展前。(摄影﹕蔡溶∕大纪元)



Michael Mehl说,张照堂是艺术家,但从某种方面说他也是政治家,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个人观点,和突破这种限制的反抗,而不仅仅是记录自己身边的事情。2011年张照堂因“展现台湾社会变迁的各种精神面貌,忠实反映社会的发展,风格犀利而强烈,树立现代摄影里程碑”而获颁行政院文化奖。

纽约台湾书院将在3月16日下午6时举办摄影展开幕式,开幕后策展人Michael Mehl将主持艺术家座谈,分享摄影家张照堂半个世纪的创作过程与意念。台湾书院地址:曼哈顿42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