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助理称八成学生实习属跑腿打杂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6月06日讯】“80%的大学生实习是跑腿打杂,很少有人被单位最终接纳就业。大学教学、学生学习的秩序却遭到了冲击。”近日,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炮轰学生实习,认为“实习影响大学生学业”,他甚至呼吁高校要共同禁止学生参加实习,以矫正这种 “变态工作需求”。

大陆媒体报导,黄桂田表示,自己曾做过一个小规模的调查,80%的学生去实习,大多都是跑腿打杂。短则一两个月,长的能达半年,但不知道这种实习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很少有实习生能够在实习单位被接纳就业。而且学生的时间都被用于那些无聊的实习,“作为老师,我真的很无奈。”

据悉,现在的大学里实习“冲击”了学习秩序确实不假,有的大学生整个毕业年成了就业年和实习年。

大学生的实习近年来确实有变得疯狂之势,有的学生一进校,就一门心思想着实习,以便提高实践经验和就业能力,为今后找到一个好工作做准备;有的大学生整个毕业年就成了就业年和实习年。这样的实习确实“冲击”教学秩序。

大学生实习虽然有诸多问题,但还有很多人为大学生的选择喝采。华声在线一篇教育学专家熊丙奇的文章分析其原因有三:

其一,大学的课程被认为没有多大意义,还不如把时间用到实习中,哪怕实习就是打杂——所谓“社会是一个比大学更好的学校”;

其二,大学生就业需要实践能力,这在大学校园里是无法培养起来的,不实习的学生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其三,读大学的目的,很多人认为“不就是找个好工作吗”?包括北大在内,所有高校无一不把就业率作为重要的办学指标,为提高就业率,很多学校都给学生带有就业性质的实习“开绿灯”。

作为北大来说必须回答三方面问题。

首先,学校能明确自身的定位吗?按照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像北大这样的学校,应该实行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

其次,学校能在校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吗?当前有一种说法是,要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才能达到。不可否认,社会实践和实习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途径,但大学生培养自己这方面能力的最重要平台,其实还是在大学。

再次,学校的课程能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心留住吗?中国大学的课程,现在普遍存在课程老化、陈旧,内容过时的问题,加之教师对课堂教学并不投入,采取简单的灌输模式,学生听上去索然无味。

文章作者总结说,如果北大不能回答以上三方面问题,没有明晰的办学定位,不提高课程的质量,教师不重视教学,把学生禁锢到学校,结果只会更差。因为今日的北大,通识教育没有,连合格的职业培训所也做不到,学生好歹靠着实习弥补了一点就业技能,假如这都没了,大家自然可以推测结果。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佛州新闻简讯 (3月23-30日)
高苑工商欢度41周年校庆
高苑工商欢度41周年校庆
保障建教生 民团立委提意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