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见赫鲁晓夫尴尬场面 对方双手插兜

人气 89

【大纪元2012年07月15日讯】近期《文史精华》刊登作者彭学峰、郑瑞涛的文章《毛泽东四会赫鲁晓夫》,揭秘中俄关系。其中谈到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到北京参加中共国庆10周年,与中共及毛泽东意见分歧,不欢而散,中苏由此分道扬镳。这是赫鲁晓夫最后一次访问中国。

赫鲁晓夫,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他三次访华,与中国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赫鲁晓夫在当晚的晚宴上指责中国的外交政策,教训中国“不要用武力去试探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毛泽东当即表示反感,拒绝在国庆宴会上讲话。

赫鲁晓夫后影射毛泽东是“好斗的公鸡”,是“不战不和”的托洛茨基,是“旧套鞋”。毛泽东反击,将赫鲁晓夫定性为半修正主义。中苏两党之间终于爆发了大论战,口诛笔伐,最终分道扬镳,走上对抗的道路。

赫鲁晓夫访华的前前后后

1958年8月3日赫鲁晓夫访问中国离开20天后,中国炮击金门,美国调动舰艇陈兵台湾海峡,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赫鲁晓夫对中国的举动大为不满。1959年6月间,赫鲁晓夫以苏美正在讨论签署禁止核试验条件为由,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制造核武器的资料和原子弹样品,这严重地刺激了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

1959年7月至8月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表示“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表现。而当时赫鲁晓夫也在波兰公开批评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毛泽东立即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赫鲁晓夫和彭德怀是“里应外合”。

1959年8月25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9月9日通过塔斯社公开发表声明指责中国,中苏分歧暴露给全世界。

9月15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

9月30日,结束了戴维营会谈的赫鲁晓夫来到北京,参加中国10周年国庆。赫鲁晓夫此行想宣传他访美时提出的“戴维营精神”,即苏美和解,放弃对资本主义阵营的斗争和对抗,苏美共同发展。

10月2日,赫鲁晓夫、苏斯洛夫、葛罗米柯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陈毅、王稼祥举行会谈,双方在释放在押美国人问题、中印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上针锋相对、激烈争吵。 这是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发生的空前严重的一次争吵,最终双方不欢而散,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责任编辑:李文慧)

相关新闻
毛泽东疯狂“大跃进”鱼米之乡饿死数万人
毛泽东与彭德怀结怨:由骗杀袁、王起
陈破空:中共不能说的秘密 朱德之死
蒋介石日记:宋庆龄和傅作义的反毛隐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