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私校公共化 台教部拟定免试比率

私校接受补助者 国中直升高中上限为50% 若不接受补助 需释出10%到15%免试名额

【大纪元2012年09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12年国教引发家长忧心,为了避免成为教改之下的白老鼠,家长正酝酿着一股把孩子送往私校的风潮,可能造成公、私立学校学生比例失衡。教育部表示,未来私校还是要公共化,拟采双轨制进行,私校若接受,补助国中直升高中比率希望达到上限50%,若不接受补助,教育部也尊重,但也需释出10%到15%的免试名额。

教育部长蒋伟宁今(24)日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进行业务报告和备询,希望公、私立学校站在一定的立足点上进行良性竞争,私校还是要公共化。其中“免学费”的政策则依私校有无接受政府补助而定。

虽然强调应私校公共化,但也会适度尊重私人兴学,因而推出私校双轨制,也就是说,私校一旦接受政府的学费补助,直升比率拟设定上限5成;不接受补助者可向学生酌收学费,但则需释出10%到15%的免试名额,比率不能低于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

蒋伟宁指出,私立学校还是得有一定公共化性质,但是,如果不接受政府补助者,自然会降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尊重私校收学费的权利。

另外,因为要推行12年国教,教育部在各地做宣导活动,现在看似反对声音少了。立委陈学圣指出,并不是因为大家已经取得共识,而是许多家长已经失去信心,所以自谋生路。他举例,现在有许多打出“特色招生”的补习班,正是为了进私校就读而设的课程,其中就可看出家长为了自保而选择让孩子进私校。

立委也提到,很多老师反映,现在不知如何教学生,因为学生认为,即使考0分,还有高中可以念。立委批评,没有准备好的十二年国教,是彻底摧毁技职体系的元凶。

对此,工商企业人士也呼吁,12年国教应强化台湾技职教育,保留菁英中学,因为台湾仍然需要菁英教育,更应重视产、学等供需失调等问题。

丰群投资控股公司董事长张宏嘉谈到,当前的最大问题是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毕业生太多,又无法调整心理从事高中毕业生的工作。他建议,教育部应主动调查社会需求,而不是被动等社会通知。

他说,12年国教是好事,但是作法尚待商榷,重点不应该是免试升学,小孩子应该从小培养自动自发的能力。◇

(责任编辑: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