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欧元区经济危机 夹藏政治难题

【大纪元9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杰忆罗马特稿)意大利总理蒙蒂和法国总统欧兰德在罗马会面后,再度重申全力捍卫欧元的意愿,并拟定执行进程。不过,他们的计划避开了敏感的政治议题,欧元区问题依旧难解。

从时间看,蒙蒂和欧兰德的计划只到今年12月,也就是,对欧元区前景没有更长远规划。

从内容看,仍局限于经济和金融层面,欧洲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和银行业联盟可能触及的政治议题,两人都避而不谈。也许他们没有提出长期计划,正是因为没找到政治解套方案,这也反映为何欧元区经济问题如此棘手。

德国对纾困方案立场向来保守,总理梅克尔忧心希腊违约或西班牙经济崩溃,可能危及欧元存续。她认为,任何纾困机制都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方案,金融和财政的整合都要辅以政治联盟。

然而,进一步的政治整合意味主权让渡。在繁荣时期,欧洲各国尚且考虑再三,经济危机中,彼此猜忌情绪上升,各国因经济实力不均等无法平起平坐,政治整合更困难。

虽然欧兰德对成长公约和财政联盟抱持开放态度,但对政治联盟始终没有松口。在梅克尔看来,缺乏政治监督的财政转移,无异要德国开出空头支票。

意大利对主权让渡的态度较开放,倾向欧洲整合者认为,外来力量有助于迫使国内推动改革。蒙蒂便主张,必须进一步推动欧洲整合,而非走回头路。

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8月初曾说,唯有各国政府提出申请,才会启动公债购买计划,而且附有监督条件。

这些条件可能不比意大利现行的改革措施更严厉,但外来监督将使罗马低人一等,虽然蒙蒂一直希望压低公债殖利率,但他也说,不会提出申请。

对意大利而言,在经济危机时进行政治整合,不是在推动“欧洲化”而是“德国化”,仿佛沦为德国的殖民地。

意大利也该明白依赖外援并非长久之计。“北方联盟”的兴起,便是反对北义对南义的长期补助。如果财政转移在同一国家内都面临挑战,更难指望北欧国家长期资助南欧盟邦。

如果财政和政治联盟都不可能实现,只好继续仰赖协定来化解危机,但违反协定的制裁,永远是个难题。最强力的制裁,无非是断绝纾困机制,不过这会殃及其他国家。欧元区的问题很难解,更糟的是解题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