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

给儿女“有益的爱”

有一对美国夫妻他们的歌声很美,他们的合声非常悦耳,他们到处去演唱和参加比赛,冀望能够在歌坛这一个领域占有一片天地。

当他们的三个儿女相继出生之后,他们有一个愿望,希望他们的家庭能够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就像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奥斯蒙家庭一样。

虽然他们不断的四处演唱,努力的、尽心的奋斗,但是他们并没有成名,在这期间他们的儿女一个个加进了他们的表演,加上一个儿媳妇,人数达到六人之多,演出的内容也因而更加的丰富,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成名。

有次我参加了他们的演唱会,我发现这对夫妻的歌喉相当的好,情感的抒发也很流畅,可是他们的儿女的音色可就没有那么的美,也或许是只有自家的训练,缺乏专业声乐老师的教导,歌唱的技巧也不够细致。

在演唱会后,门口有售卖他们录制的CD,我在购买的时候看见他们的小儿子大概是十六、七岁的年龄,并没有演唱后应有的兴奋或是笑容,显露的却是忧郁的神情。

我很意外,那不是不快乐或是生气,而是淡淡的忧郁。

我会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在买CD的时候才感受到,而是当他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就有,只是在近距离面对面时,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

那些在各个领域能够排名世界第一的高手,很多都是在还是小不丁点的幼童开始,他们的父母就安排他们接受不同层次的专业老师的指导,以及应付不同阶段的竞争和比赛,十多年累积下来,才有可能登上天下第一的宝座。

对父母和儿女来说,这是人生里头一段共同奋斗的艰辛历程,也是共同的骄傲。

但是有很多的时候儿女会有和父母不同的喜好和目标,在这种情况之下,儿女会反抗父母的意愿,有时候即使表面顺从没有反抗,积存在心中的压抑和痛苦是个难以承受的重担。

往往在获奖的掌声中,父母欣喜若狂,儿女却没有相同的感觉。

但不论如何,能够得奖和出名总是有了一番的成就。

然而并不是每个当儿女的在面对父母的意愿的时候都可以有个美好或至少是差强人意的结尾。

有些父母只是将自己的喜好,直接复印到儿女的身上,也不管儿女是否合适走他们的路,儿女们只是从小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跟着父母自身的意愿而走,即使他们有着和父母不同的资质,甚或他们根本不喜欢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尤其是在年纪逐渐增长,越来越有自我意识之后,不想走父母的路线,却又不敢破坏已经成型的“家庭事业”,于是乎这种失去了自己前途的人生变成无聊又无奈。

像这个“音乐家庭”中的小儿子,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正是生命兴起的时刻,当一个和音的配角,不可能是他的意愿,但是这样的人生已经走了十多年了。

如此的命定,没有人能够伸出援手,甚至连插嘴的余地都没有。

能够改变他的宿命的只有他的父母,但是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们才会“恍然大悟”呢?

这个事件给我们每个当父母的人一个警惕,不要太过自以为是的过头铺排儿女的前途,要多和儿女谈话交通增进了解,多给儿女一些空间。

不要让“父母的意愿成为儿女的梦魇”,这样才是出于对儿女的“有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