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都市小孩的手 扭转土沟的未来

4个南艺大学生 基于对土沟的热爱 着手改造农村 10年寒暑 让土沟成为创意十足的新农村

人气: 3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3年03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透早就出门,天色渐渐光,受苦无人问,行到田中央,行到田中央,为着顾三当,顾三当,不惊田水冷霜霜”,这首“农村曲”描述了早期台湾农民种植稻作的辛苦,更道尽了人与土地的真挚情感。

社会结构不断改变,多数年轻人都希望到繁荣的大都市发展,农村年轻人力外流、人口老化,农业人力断层也成了社会问题,但也有人逆势而行,一群来自都市的小孩,将台南的“土沟”当作第二个家乡,在当地开公司,与村民们一起共创未来。这批生力军投入后,原来凋敝的农村持续改变,社区力量日益壮大,人与人之间情感越来越近,并且受到全国瞩目,成为台湾社区改造的亮点。

南艺四学子 土沟扎营

同样身为南艺大毕业生,来自台中的吕耀中(小黑)、高雄张龙吉(阿吉)与陈昱良(小昱)、与屏东人黄鼎尧(Michael),几年前完成硕士论文后,在土沟扎营成为“新住民”,他们向老农学习,与居民共同执行社区营造,不仅找回人和土地的关系、对土地的尊严,也成立“土沟农村美术馆”。

4人计划让农田变成画布,而艺术家就是农民,农田、聚落、街角巷弄即是展场,整个农村生活场域,都是艺术展演的舞台,土地的艺术从田园中滋长茁壮。

土沟协会总干事苏朝基回忆道,早期社会务农占多数,农夫在田中洒了不少汗水及泪水,闲暇之余便踩着铁马去看看田地,许多与水牛共同耕种时光仍历历在目,那时人除了与田地建立深厚的情感,水牛也成了农民最密切的伙伴。

村民一条心 再造农村

工商社会兴起,农耕方式渐渐改变,铁牛取代水牛,农村逐渐走向衰败,不过人与土地的那份感情源于天性,并不会因此遭到抹灭,苏朝基说,大家以“最后一头水牛”为号召,凝聚农民改造农村,透过水牛的概念,重温昔日的回忆,重新找回人与人的感情,找回农村的人情味。

苏朝基表示,土沟是平凡又典型农村,投注10年的时间就有目前的成绩,主要是大家心很齐,每个人都想改变,不想一直依循现有的生活模式,因此采用“集体领导”模式,大家透过会议得到共识再一起执行,事后也不会没有任何奖励。土沟农村美术馆执行长黄鼎尧表示,讨论的过程是维系大家情感和动力最好的方式,透过这样密切的互动才能凝聚大家的力量前行。

陈昱良补充,一群人在做同样的事,是土沟能有目前成绩的关键,当年,社区营造对于村民及我们都很生疏,因为集体领导的模式,大家都成了决策者,意味每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此大家才能同心协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执行计划。

艺术饰农村 创意十足

随着大家的努力及坚持,农村渐渐有了变化,镶着五彩马赛克瓷砖的幸福客厅,偶尔会看到村民坐在那儿拉二胡,开音乐会;原本荒芜的空地,经由他们与居民铺上绿油油的草皮,搭建上木造的平台就变成大家休息聚集泡茶区;在传统农村,新婚、入新厝都会有花被单和花棉被,上面不同的花朵都代表着吉祥、富贵、喜气、平安,随意走在竹仔脚会发现这些被单花的壁画,原本的生活物件放大到自己家园墙上,显得精神饱满、充满朝气,与印象中的农村有些不同。

黄鼎尧说,艺术装置透过与居民相处,进一步了解居民需求,将设计图画出,再跟他们讨论,在发想过程中居民都会参与,艺术品跟他们生活故事紧密相关,土沟做很多艺术装置最大特色是结合在生活中,不曾脱离生活。

高雄艺术家指导 阿嬷变画家

土沟除了农村改造后别具特色外,农村内的4位阿嬷也相当杰出,她们拾起画笔,画出光彩,在自家里摆放许多画作,甚至受邀到其他地区展览。

是什么魔力让阿嬷能够拿起画笔,挥洒生命的色彩?原来是来自高雄的艺术家陈淑惠,因缘际会来到土沟后便爱上土沟,也想为这块土地付出。有人提议,不如教阿嬷画画,陈淑惠一口答应,每次都远从高雄携带画具来教阿嬷们画画,起初阿嬷们都不要画,但不断鼓励下,没想到一画就画上瘾了,现在画画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间接也建立她们的成就感。

苏朝基表示,社区营造已多年,如何永续发展是目前最重要的课题,“人脚印有肥”,于是2012年12月中旬土沟农村美术馆正式开馆,农田就是展场,农村即是美术馆,美术馆即是农村的概念,至今已吸引许多游客和年轻人来到土沟,发现土沟艺术农村之美。

恋上土沟风情 生根成新住民

跌跌撞撞走了10年,与村民的感情日益升温,小昱结婚那天,在土沟席开50桌,娶了新娘入住在土沟;而阿吉结婚时,土沟居民们则包2台游览车到屏东参加喜宴。

小昱说,10年来,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了,血泪难以用言语形容这段历史,遇到的问题也无法想像,但能在土沟买块地,盖间小屋、种点花草,不用赚大钱,就能享大福,过自己想过的农村生活,再辛苦也值得

土沟协会理事长吴冠霖指出,南艺大学生们与土沟村民是伙伴,他们对土地、对农民的的用心,在这里得到发挥,最后还成为土沟人,可说是第二代新住民。

Michael 表示,因为跟村民的感情很好,阿嬷们时不时就问:“Michael 阿!你什么时候要结婚?你再不结婚我等不到啦!”充分展现出村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的心情。最近另一件事,也让Michael相当感动:“一位行动不便的80多岁包阿嬷自行拿着桶子,跟大家募款。当初是我们来帮助这里的村民,甚至留下来持续为这块土地付出,现在阿嬷也愿意站出来帮我们募款,让我觉得很感动,显然大家已把社区改造,都当作自己的事。”

有的村民也会竖起大拇指说:“很棒,做得很好。”或是一个微笑问好,都是一些小小的举动,却很令人感动。土沟没有导览地图,也没有指示牌,游客来探访时,一定会跟当地居民接触,村民也乐于介绍自家特色,互动过程中就会产生情感,村民都不会将来客当成观光客而是朋友。

黄鼎尧指出,土沟美术馆不仅是艺术跟空间,也和生活密不可分,在这里食、衣、住、行、育、乐都可以结合艺术,因此,未来也会发展出更多不同的做法,田园飨宴这个计划,将与农夫合作,重点放在研究环境教育,食材开发及农村音乐。

土沟村长张佳惠说,不是土沟人却留在土沟开公司,这些年轻人的善行让居民们非常感动,由生活出发的艺术,结合了食、衣、住、行、育、乐的农村美学,创造出经济和环境共存、共荣的社区经济,让农村生态有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一切发生的如此偶然,让人难以置信。◇

(责任编辑:宇璇)

土沟大事纪
2002 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成立
黄金稻田浪花海-田庄阿伯的稻草艺术
2003 92年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
水牛精神公共艺术设置
2004 南艺团队进驻土沟

黄金稻田浪漫花海-农村稻田艺术季

2005 水牛起厝行动

猪舍文化空间艺术改造计划

阿嬷ㄟ灶脚空间规划

黄金稻田浪漫花海-阿嬷花布装置艺术

2006 竹仔脚聚落艺术改造行动

阿嬷百宝箱艺术行动

2007 乡情客厅公共艺术改造

教育部H2O环境探险队

2008 水水的梦-社区圆梦计划part1

土沟艺术工寮青年造屋-艺术家驻村计划

2009 水水的梦-社区圆梦计划part2

梦的小屋艺术改造计划

2010 顶土沟牵手路艺术改造计划分子链青年农田体验行动
2011 田园艺工队筹组

青年农田体验行动

搭呼爽盖理想-田园艺术工班大竞技

2012 农村美术馆正式开馆
资料来源:土沟美术馆 记者施芝吟/制表

[[2]]

由猪寮改建的公共空间“乡情客厅”,充满艺术感,营造环境用的都是在地元素,农村里既有共同记忆的东西。(土沟美术馆 提供)

[[4]]
张良一摄影展,纪录台湾农民从站在田中央的身影到站上凯道的容颜。(土沟美术馆)

[[6]]
阿嬷们聚在一起,上画画课,也画出自信心与成就感。(土沟美术馆 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