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

章阁:财富的方向

【大纪元2013年07月14日讯】财富是什么?金钱利益?还是人生价值的实践与体验?

墨尔本大学校长的高级顾问约翰.阿姆斯壮(John Armstrong)在他的著作《不为钱烦恼:金钱到底是什么?》,以基于现实的理性视觉,为众人娓娓道来他对金钱财富的独到见解,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可行且又深具启迪意义的答案。

约翰.阿姆斯壮在书中提到“理想的金钱循环”,即“我们在人生中的工作,就是要将本身值得从事的努力与活动,转变成持久而且真正有价值的财产与体验。”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强调:“一旦将金钱移出这个循环之外,我们与金钱的关系就会变得不健康。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不健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不再将金钱视为带来财产与体验的媒介,反倒认为财产与体验能够带来金钱。”

书中阐述的观点,以非常人性而又理性的态度,诠释我们现实生活中,人对金钱应该持有的正确方式。现实社会中,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用货币交易来维持和运作。当人们把金钱看作只是纯粹的媒介,而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目的或者手段,那么人们在付出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带来的富足和欢乐。这一正向的能量会延续下去,影响周围的环境,甚至改变社会中的不合理。

台湾有位非常普通的卖菜商贩陈树菊,由于经历两位家人因没钱医病而死亡的痛苦经历,所以她暗自许愿,一定要多赚钱保护好家人。她在自传中说:“后来,我真的赚到钱了,却发现有了钱之后,并不如自己所想像的兴奋。……尽管我的人生很辛苦,但我从没想过要自杀或者放弃自己。我觉得,自己仍有使命尚未完成。钱,就像雨水一样,有时好,有时不好。需要它时,一滴也没有;不需要它时,多到泛滥成灾。”后来固定捐款给台东的阿尼色弗儿童之家,每当看到孩童天真活泼的样子,她的心就像敞开了一样,非常的快乐。平时她忙生意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要想很多问题如何解决,所以常常无法安眠。但是那天看到小孩的活泼可爱,美妙而又特别的感受,使她美美的进入了梦乡。

这位不知什么是《富士比》,也不知《时代》是什么样杂志的商贩,却被这两家杂志评选为慈善英雄,就连国际上大名鼎鼎的李安导演,都要亲自为她写稿,向世人介绍她的平凡事迹,并引用她说的话:“钱,要给有需要的人才有用。”,并用“简单平凡的慷慨”来形容陈树菊。

对比约翰.阿姆斯壮的观点,陈树菊确实做到了在实际中,赚钱的过程中,实地的实践着生命的价值可贵之处。拥有很多的财富,却并不放在心上,反而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当一大群的记者围在她的卖菜摊位周围,对她拚命的照相,都在说她获得《富士比》的大奖,这位商贩说:“你们一定搞错了,我又没去比赛,怎么会得奖?”

这个社会充满花絮,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商贩,因为对他人生命境况,生存处境的关注,用自己卖菜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太平凡的事情,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平凡的慷慨却使众人动容。

生命的价值是有震撼力的,她影响周围的社会时,也会穿透遥远和语言的障碍,在国际上享誉。人性的真实,价值的伟岸,通过平凡的日常,流露着生命的意义,展现出财富的方向。在领略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心中不禁震动,财富的方向或许正是“平凡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