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哈佛教授的“正义”之旅带来的启示

金钱在现代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活中几乎每个人也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来维系自己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气息改变的浓重隆厚。现实中,似乎只要人们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有一定的价格。在商品经济的带动下,人们也不断地产生疑惑:金钱在社会的发展中,是否真的能够买到一切,也能取代一切?

全球最受欢迎的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份子之一。在二十多年来,他在哈佛教授有关“正义”的思辩课程。在他的新著《钱买不到的东西:金钱与正义的攻防》中,教授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总结出一切都商品化后隐藏的巨大代价。这位哲学教授举出的实例,在庞杂的万象中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桑德尔教授谈到,90年代在瑞士,当地政府考虑选择小城沃尔芬希森,建立核废料储存场。小镇举行公投前,经济学家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半数的居民,在没有国际金钱补助的提案下,愿意承担公民的责任,冒着风险接受储存场。当经济学家在同样的问卷中,加入金钱的诱因,即政府每年拨给当地居民一定的金额当作补助,结果支持核废料场建立的人数,降到只剩25%。当地居民愿意为公益的道德价值,承担应有的责任,拒绝金钱的收买。显然,这一实例佐证金钱买不到公益道德。

现代经济市场学者曾认为血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而提倡自由买卖血液,反对捐血的善行义举。后来事实表明,鼓励捐血的英国,血库里血液的质量最好,血荒也少。而自由买卖血液的美国血库的血液质量最差,血荒也非常严重。这一特别的案例,也在表明金钱无法使人达到对美好道德的向往和追求。

不久前,国际主流媒体报导的加州硅谷发明家杰佛瑞‧范‧密朵博克(Jeffrey Van Middlebrook)先生,与生意伙伴计划在2012年9月去中国完成一项由中共投资的6,000万美金的研发项目。就在准备起程的前夕,密朵博克得知,中国正在发生着活体摘取良心犯主要是法轮功学员身体器官,进行黑市贩卖的消息。“我的良心开始强烈地挣扎。”密朵博克说:“我不能拿这些钱,因为这等同于取用人的血……我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出卖我的技术而得利。”于是,密朵博克一口拒绝了这项6,000万美金的项目。

当他的朋友问密朵博克:“为什么你就不能拿了钱,然后开发这一技术来让全世界得益,用这些(不干净)钱来造福世界?”密朵博克回答说:“用他们的钱就是拿沾血的钱。如果他们在活摘人体器官,这个政府的最高层都是有份的,因为我无法相信他们会没有关系。我不能在知道这个政府如此取人性命的同时,还去拿这笔钱,我实在做不到!”

即使发明和技术不能实现,也不会要一分带血的钱。6,000万美金的项目,确实诱人;但对于人生中更重要的则是人的道德原则。这一消息,也表明在金钱和正义之间,金钱只是生活的必要介质,它并不能取代人性中的追求。

近日,中国大陆各大银行发生的“钱荒”,导致中国银行之间市场利率(即银行在借贷资金市场上,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而不是官方指定的利率)大幅飙升,迫使中资银行不得不向投资者承诺高回报来筹措资金。大陆银行业的“钱荒”让业内人士感叹,同业市场开始放高利贷。实体经济不振、不断膨胀的房地产和中共政府债务使中国经济陷入重大危机。

中共体制在引导鼓动各行各业一切向“钱”看,所以义利之辩几乎殆尽,诚信道德严重缺失。当基本的公信价值观被抛弃时,整个社会便陷入急躁焦虑中。这一切便是向钱看导致的异化结果。

桑德尔教授的观点,以及现在发生的时事,都在印证人类的社会,并不是每种价值都能贴上标价,可以随意在贸易市场进行售卖;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住在一个万物都能买到的社会。生命中很多东西,比如时间,健康,不衰老,幸福等等是无法买到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得益于公共精神和道义责任,基本的善恶是非价值理念。只有遵从天然的法则,人和社会息息相关的生活才会安全有序。

责任编辑:方远